“济远”级穹甲巡洋舰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处暗藏漩涡的官场上,任何一点不谨慎,都会变成敌对派系手中的把柄不出所料,新式巡洋舰的推销失败,使得赫德大为恼火,“济远”的订造并未躲过赫德的眼睛,很快这个英国人便捕捉到了“济远”设计上的一些弊端,随后即无限放大,不断夸张,和李凤苞当年批评他推荐的军舰一样,赫德也将“济远”说得一无是处身处北京,深谙中国官场之道的赫德,利用其在中国官僚圈子里的关系,开始反击了,直接经手、接连绕开赫德购买铁甲舰、巡洋舰的李凤苞,成了赫德想整死的对象,当然,潜台词是要让李鸿章难堪
    发布  很快,“济远”还在德国建造之时,北京朝廷里,许多原本对近代军事知识一窍不通的清流文人,都突然变成了军舰专家,奏章纷上,矛头直指李凤苞先是称其订购的军舰质量低下,进而又出现了李凤苞收受巨额贿赂的传闻,“……自海上喧传,直抵都下,人人骇异,咸谓苟非李凤苞勾串洋人侵蚀肥己,必不至船质与船价颠倒悬殊至于此极……”,随后又出现了更为荒唐的批评,因中法战争导致“定远”与“济远”级军舰滞留德国一事,竟也成了弹劾李凤苞的口实尽管李鸿章在努力澄清事实,为部下呼吁,但众****腾中,舆论已为文章天下的清流党控制,身处德国的李凤苞百口莫辩,最终被撤职回国赫德估计此时要吟诵西方那句名谚了,“谁能笑到最后,才是笑得最好”
    发布  继任驻德公使许景澄抵达德国后,受命检验了前任订购的3艘军舰“定远”、“镇远”质量毫无问题,“济远”的建造的质量也并无问题,只是设计上确实存在缺陷,之后在许景澄交涉下,都一一尽量做了弥补
    发布  1885年6月11日,中法战争结束后的第三天,清政府下谕,命令滞留在德的“定远”、“镇远”、“济远”3舰从速回国经补给、雇佣水手后,7月3日,驻德公使许景澄在德国基尔军港举行仪式,为3舰送行“济远”悬挂德国商船旗,由雇佣的洋管驾恩诺尔和德国水手驾驶,跟随“定远”、“镇远”驶向大海,踏上回国路程回程时“济远”舰还搭载了250颗210毫米与l50毫米炮弹,以及3500颗小速射炮炮弹,这批弹药中的很大一部分在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时还有使用
    发布  似乎命运有意捉弄李凤苞和这艘穹甲巡洋舰,“济远”回国的路程恶运连连进入地中海后不久,“济远”的机器即发生故障,被迫与2艘“定远”级军舰分离,单独滞留在马耳他修理几乎半个月后,才草草修竣,匆匆启程追赶,但路上又遇到煤舱太小,燃煤不足的问题及至快到祖国之时,机器在新加坡又发生故障,再度停轮修理
    发布  经历如此一番周折后,“济远”在北京朝廷里越演越烈的置疑乃至责难声中,于1885年10月31日驶抵天津大沽,并于11月8日完成升旗入役仪式天津镇总兵丁汝昌及津海关道周馥等人登舰检查、验收,发现问题并没有朝里清流人物说得那般夸张,遂作了详细报告和说明:“济远”舰的主要问题在于机舱较窄,但是吃水浅、航速高;而关于煤柜虽小,仅能装煤270吨,然以每日30吨计,可供8天之用,与“定远”级军舰煤舱载煤600吨,每日用煤60余吨相比,“其用意无甚悬殊”,认为“济远”舰“实为新式坚利之船”李鸿章并不放心,更是于3天后赶赴大沽,亲自检验了“济远”舰,方才定下心来
    发布  但事情并未就此平息,言官们仍不肯放过经手购买“济远”以及“定远”、“镇远”的原驻德公使李凤苞,毕竟敲山震虎是件非常快意的事虽然李鸿章对这位老部下施以援手,将李凤苞调入北洋海防,办理天津北洋水师学堂等事,但终因劾章不断而被革职中国近代这位突出的军事科技人才,从此绝缘官场,孑然一身回到老家江苏崇明(今属上海),利用在欧期间接触到的近代军事知识,潜心著书,编撰、翻译了《克虏伯炮说》、《艇雷纪要》、《铁甲船程式》等一大批近代军事著作,即使到今天,这些书籍仍是用于了解近代世界海军技术发展的一手宝贵材料1887年,因长期心情郁闷,加上积劳成疾,李凤苞在悲愤中逝世,年仅57岁
    发布  “聪明谙练”的方伯谦
    发布  归国后不久,协助驾舰来华的德国官兵即被遣散回国,一位中年的中国海军军官成为“济远”舰首任管带
    发布  方伯谦,字益堂,福建闽县人与北洋海军中的许多中高级军官一样,都出生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饱受外患袭扰的时代他们中很多人的童年,都是在父辈讲述的洋人坚船利炮的故事中渡过,都曾亲身感受过中国社会门户洞开下的痛苦变化1867年,年仅13岁的方伯谦和许多小同乡一起,成为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院――福建船政后学堂的首届学生,古老中国建设新式海军的重担落在了这些孩子瘦弱的肩上今天我们无法推想,迈入这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