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座中国海军殿堂时,这群孩子们心里到底是怎样一种感受在科举入仕被认做正途的时代,他们心中是否会充满了对海上生活的憧憬,以及对海军职业的崇拜呢大海彼端,纳尔逊12岁走入蓝色,最终成长为海军之神的故事,会在这些孩子们的心中激荡吗?
发布 按福建船政学堂的章程,新生入校后首先接受的是海军基础知识的培训,期间每年除了端午、中秋、春节三个传统节日外,再无其他休息日如此紧凑的教程安排,一切是为了让这些孩子们早日成长为国家海防的栋梁,成为中国的纳尔逊,对起跑落后的中国海军而言,时间实在是太紧了通过严格的学院学习生活,这批孩子们大都以优秀成绩毕业,出色地掌握了作为海军军官应具备的理论知识,这使得中国近代海军建设事业的领导人物沈葆桢、李鸿章大感欣慰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海军军人,还需要到大海上去接受惊涛骇浪的磨砺
发布 1871年,方伯谦和刘步蟾等同学被派上了福建船政水师的风帆训练舰“建威”号,扬帆出海,开始北起渤海湾、辽东半岛各港,南至新加坡、槟榔屿的海上实习生活,这艘原本属于普鲁士的风帆轮船,托起了中国海军复兴的希望1874年,实习结业后,方伯谦被留用在福建,历任“伏波”、“扬武”等舰教习
发布 这一时间里,中国开始了近代新一轮购买西方军舰的浪潮,为培养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海军军官,以及为将来购买大型军舰预作人才储备经沈葆桢、李鸿章倡首,清政府向英国派出了首届海军留学生经考核,方伯谦等12人入选,于1877年5月抵英根据最初的留学计划,中国留学生都将进入世界知名的海军学府――格林威治海军学院学习,但该学校有外国学生不得超过在校生总数20%的规定,因而无法接纳全部中国学生,最终只有方伯谦等6人顺利通过测试入学,刘步蟾等3人因基础较好,直接派入英国舰队实习,剩余的3人因入学考试失败,也被直接派入英国海军实习在校期间,方伯谦等曾多次前往中国使馆作客,热情的中国首任驻英公使郭嵩焘在私人日记里记录了对这些留学生的观感,其中认为方伯谦为人聪明,喜好发议论,表现欲强,但稍嫌轻狂,而同往的萨镇冰等则稍嫌内向由此,我们可以初步了解这位将来的“济远”舰管带的性格
发布 1878年6月,方伯谦以优异成绩毕业,被派入英国东印度舰队旗舰“恩延甫”号(emryafus)实习,学习驾驶等技术次年,方伯谦个人提出要求,改登“士班登”号(spartan)军舰实习,显示了善于表现自我的性格1880年5月,留学期满,仍回福建任职留学生洋监督斯恭塞格对方伯谦的评价是“聪明谙练”,这种“聪明”在之后的日子里还将被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发布 1881年,因外购军舰大量来华,舰队规模日大,北洋海防对人才的需求越发迫切直隶总督李鸿章,遂从中国近代海将的摇篮――福建抽调了大批海军人才,船政学堂科班出身,且经历英国皇家海校深造的方伯谦,与有着同样背景的林泰曾、叶祖?、林永升等被调入筹建中的北洋水师这些被李鸿章视为子弟兵的年轻人,后来大都成长为北洋海军中的骨干力量
发布 方伯谦调入北洋后,首先担任新购的蚊子船“镇北”号管带,次年调任“镇西”号管带,旋又改任“成远”号练习舰管带,负责舰队新兵的训练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威远”留守旅顺,向来习惯表现自我的方伯谦请命在旅顺险要处修筑炮台,并亲自监督建成,命名为威远炮台后有论者以为威远炮台建造费用省廉,仅为数千两银,大大低于汉纳根督造的黄金山等炮台,而褒誉方伯谦施工有方,节省了大量费用这种结论是错误的,因为它只看到了结果,却忽视了导致此结果的原因威远炮台装备的火炮均是从“威远”舰拆卸借调而来,武备一项根本就不用开支,而且从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旅顺口澳、炮台工程全图来看,威远炮台在整个旅顺炮台群中规模最小,只是一个简易工事,所需经费自然不能与装备大量新式克虏伯大口径火炮的大型炮台相提并论
发布 1885年,借中法开战,中国无暇东顾之机,日本在朝鲜半岛挑起了“甲申事变”,北洋水师统领丁汝昌率舰队赴朝平乱,方伯谦指挥“威远”舰也随队参加了对朝行动尽管在整个事件中,“威远”并未有任何突出表现,但方伯谦事后受到了北洋大臣的特别嘉奖,遂被任命为新购的“济远”号穹甲巡洋舰管带,经丁汝昌推荐,李鸿章又以援护朝鲜有功,奏保方伯谦,升补游击,赏戴花翎短短4年多时间,方伯谦获得了当时普通中国武官梦寐以求的荣誉和地位
发布 好运仍在继续,1888年北洋筹备海军建军事宜,方伯谦又破天荒地越过刘步蟾等高级将领,被调用天津,参与《北洋海军章程》的修订事宜翌年,再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