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致的,所以,文教总院必须在新文规则诞生后,准备负责三个具体的项目,一个是《帝国总辞海》地编订,对全国内的各地词语进行总汇,二是统一教材和法律注释的新化,推行民众的普及化教育,新化就是必须进行的事情,对于字体上。也适当的简化,对主要运用的三千字,要进行统一的简化,不要简化到失去原先的象形意,即适当缩减笔划,凡是笔划再十六笔以下的都有必要行简化,凡是常用地三千字,即《汉文三千字》之外的字,即使超过十六笔也有必要简化。”
“第三呢。将华夏年以前的文章称为古文,对以后的文章称为新文,将所有古文都进行官方新化工作,这是文教总院十年内都做不完的工作,要仔细的完成,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按部就班的完成。文教总院要主持好,各大学府承担主体工作,对传统典籍文章进行标准注释。以后就禁止注释工作,不要国家政府注释了以后,一些人再来新释,让一个典文的含义有几十种,结果所有大汉学者每天做地事情就是引经据典的考证古文的真正含义,还美名其曰做学问。这种事情给朕少来。除了文学院和历史学者外,谁再这么无聊。立刻剥夺国家年俸资格,大千世界不去研究,一天到晚的埋在几百年前的书籍里,就为了考证具体的含义,还得意洋洋的自称古学至上。朕不阻止他们研究这些,想研究的话,朕一分钱不给,有本事他就做一辈子的穷学究,也不要看到别地学者研究新技术获得大量的奖励而埋怨,朕知道,很多研究古学经典的学究们都说朕不重视祖先,祖先那么多话不去研究,祖先那么多的经典不去宣扬,祖先那么多传世之礼不去推广,那胡昭,你把朕的话传下去,朕尊重祖先,但朕更尊重祖先不畏艰险,勇敢开拓的精神,凡是非历史学、文学和语言学地学者,不研究本学科学术,跑去翻书探典地,研究古学的,一律取消学者年俸。”
胡昭道:“圣上地意思,臣明白了,文教总院在近期时间就加大相关的工作,以确保全民基础教育的推广!”
刘协微微颔首道:“所谓基础教育,就是要他们识字,看的懂中央的公告,看的懂杂志和报刊,看的懂律法规章,看的懂《天尊道经》和《新道德经》,拥有基础的数学知识,能够用算盘(东汉末年徐岳的《数术记遗》中已经有了详细的珠算记录,可以认为东汉末年已经有了算盘进行计算,称:刻板为三分,其上下二分以停游珠,中间一分以定算位。位各五珠,上一珠与下四珠色别,其上别色之珠当五,其下四珠,珠各当一。至下四珠所领,故云控带四时。其珠游于三方之中,故云经纬三才也。),他们懂礼识法,知道帝国的历史,有帝国子民的荣誉感,有华夏民族的归属感!所以新文的推行是必须的,只有推行新文,他们才能真正成为帝国的新国民!另一个方面,在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古文教育和新文教育也要同时推行,在前进的同时,也不能望本,否则华夏民族的根髓就会消失。”
其实,刘协自己也很矛盾,让汉语的标准化、规则化、清晰化是大汉帝国真正全面推行基础教育和全民素质提高的根基,也是工业化发展和技术帝国发展的需求,是广富主义、民主主义和道德主义实施的根本,但让国学彻底消亡也是不孕许的,所以最合适的办法就是推行标准化、规则化、清晰化的新文,也同时推行中高等教育中的新古同进,让中高的知识阶级能够掌握运用新文的同时,不忘古文,而至于普通百姓,则只进行新文教育即可。
刘协希望中的大汉帝国是一个拥有高度发达和体系完整的自然科学,拥有灿烂的人文成就,以技术为帝国的追求,在各种先进技术的支持下,使帝国成为一个富强的帝国,拥有最坚强富裕的民众,拥有最和谐稳定的政治体制,拥有最多的生产资源,而这一切都必须进行全民素质的提高,要进行全民素质的提高,就必须推行更方便普通人学习的语言和文字,更规则、更简洁、更易于学习的新文就是其中的关键。
其实,没有一件事情能够两全齐美,要想前进,就必须懂得舍弃阻碍,即使这些阻碍曾经为帝国和民族做出多少贡献,如果可以,留下精髓和精神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