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笑语情亲 斗酒只鸡邀近局 师徒义重 丹崖碧嶂共幽栖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她时年才七岁,带发修行,这时年已十六七岁,品貌美秀,颇有力气,师徒二人甚是亲热,人都叫她小师父。谁也不知她师徒的法名。因其对人和善,样样都肯帮忙,勤俭耐劳,操行又好,没有丝毫僧尼恶习,进门礼佛的人极少,从不向人募化,有那常来山中的香客游人怜念她师徒穷苦,爱吃她面,无故施舍又不肯收,便借礼佛为由送点香资;照例左手来右手去,暗中送与苦人,代人结缘,从不自己享受。那三间茅庵建在坡旁,三面竹林环绕,前临溪桥,背倚重山,风景极好,打扫修理又极清洁整齐,都是她师徒亲手自制,从未见她雇用工匠,也不与人来往。
    袁和尚先未留意,前年乃师云游归来,刚到茅篷,正遇大雪,路断行人,忽听门外女子呼唤,出门一看,正是她那徒弟小师父,用竹篮端来两碗热腾腾的梨窝菌素汤面,另外一盆菌油、一盆笋油和一大盘锅魁,心想:“双方素无来往,又有僧尼之分,如何大雪黄昏送面上门?”师父已命自己接过,也未推谢,只念了句“阿弥陀佛”,对方稍一合掌,便提了空篮走去,门都未进,此后也未再来。那面和菌笋却是美极,从未吃过。
    由此每遇师父出山,必将所留极少的零用钱省下,隔上十天半月,往她那里打回牙祭。
    后来发现,每次卖面共只二十四碗,晚到的人便买不着,自己无论何时,只天未黑透,从不拒绝,所给的面和哨子(川语浇头)比谁都多,却无多的话说;偶然设词探询,老的还微笑答上两句,小师父简直难得开口,和对别的买主一样,共总那几句话,更无他语,时候一久,也就不在心上;自己又没有多的钱,要刻苦好几天,把夜来看书念经的灯油钱省下,才能吃上一回,对方照例收钱,也从不曾客气。这时,因见当日游山人少,卖面的布招青帘刚刚挑起,难得身边钱多,打算吃她两大碗,乘此无人,再加两盆最爱吃的菌笋油,免得别的吃客见了也要买吃,使她师徒为难,刚刚走过,便见小师父出取干柴,面锅便在庵旁竹林之外,还有一张长板桌、两条板凳,侧顾袁和尚走来,低声笑问:“小师兄,这几天没有看见,可有什么高兴的事么?”
    袁和尚这几年来第一次见她问人的话,抬头仔细一看,见她与前年所见神情迥不相同,因未落发,人又生得秀气,虽是一身补了巴的破旧僧衣、布袜藤鞋,洗得十分干净,不知怎的,样样看去顺眼,尤其那一双眼睛,黑白分明,隐蕴英威,近来识人较多,日前又听众老少英侠谈论,内功真好的人,样样都可遮掩,惟独这双眼睛瞒不过内行人,心中一动,随口笑答:“我一个小穷和尚,有什好事?只不过日前交到几个好朋友而已。”小师父说:“你师父不在家,交几个同辈朋友无妨,却不可胆大任性,惹出对头。
    就有你师父那块招牌,当面不敢把你怎样,这类无耻之徒,畜生一样,你孤身一人,也须防人暗算呢。”
    袁和尚何等机警,听出所说有因,暗忖:“小师父平日向不与人说笑,忽说此言,分明有为而发,同时想起那年雪夜送面之事,恩师以前必与相识,否则素无来往,怎会有此举动,双方连句客套都没有?”正要乘机探询,老师父忽然走出,笑问:“徒儿,你和袁师兄说些什么?天已不早,快要有人来此吃面,还不早点做他先吃,免得当着外人显出厚薄。他师父不在家,比我们还要清苦,难得吃一回面,好歹也叫他吃个舒服,说那闲话作什?”小师父朝袁和尚看了一眼,低声笑说:“师父莫看轻了人家,他已交了好运,转眼就好起来,便今天身上的钱就用不完,要你老人家代他盘算作什?”说时,人已进门去取碗筷和新制好的面卤,隐闻乃师也说了两句,好似不令多管闲事,也未听清,心已奇怪,刚坐在板凳上面,忽然想起简冰如前夜曾说要往前山访友,沈煌问在何处,所说正是解脱坡竹林前面;这里附近庙宇虽多,竹林前面却只这一处茅庵和自己的茅篷,分明所访友人非她师徒不可,他老人家那高年辈,竟以朋友相称,这师徒二人决非庸流。想到这里便留了心,反正无事,正打算等面卖完,向其探询,可与简老前辈相识?小师父已将面下在锅里。
    袁和尚笑说:“师兄,我想吃那菌笋油,可能匀我一盘么?”倪师父忽然插口道:
    “我们这里只有两种素面,别的不卖。你这小和尚,吃完快些回庙去吧。”袁和尚听出口风不对,方想:平日便不开口,面碗里也要添上好些,方才还有对我较厚的意思,为何冷淡起来?猛瞥见小师父朝侧面微使眼色,料有原因,假装拔鞋,回脸一看,正是方才所遇两个少年和尚,往回走来,料有原因,暗朝她师徒把头微点,装不看见,悄悄伸手入怀,把三连明月铲摸了一摸,把布袋的口撑开了些,表面故意问那面价,好不好吃。
    小师父方答:“我们都是出家人,不会欺你,一碗双哨子面才只三文,放心好了。”
    话未说完,那两少年和尚业已走到,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