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章 师父云游他方,仕林走火入魔,狐女千里传音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仕林吐了吐舌头调皮的说到“师父,您马上就要去解救众生了,在临走之前还不许我在您面前撒撒娇吗?”
    师父“仕林啊!为师走后,你切记凡事不可急于求成,那样你会走火入魔。”
    仕林“师父我知道了,徒儿就是舍不得你走。”
    面对依依不舍的分别,师徒两个都默默无言。隔夜清晨,清虚道长趁着仕林还在睡梦中就已经元神出窍了,本来元神出窍应该有人守护在一侧。但是,像清虚道长有着千百万年的修行,是不用人守护肉身的。
    早上五点多,仕林醒来,像往常一样给师父送早茶。可是,这天,无论如何仕林都敲不应师父的房门。仕林焦急的喊着“师父,师父,师父,您开门啊!我是仕林啊!师父……”仕林慌忙推开师父的房门,当看到清虚道长打坐在床上一动不动。仕林,伸手探了一下道长的鼻息,一点呼吸都没有。仕林慌了心神,一口心血冲到丹田吐出一口心尖血。他忘了道家的内呼吸也就是说‘胎息’,我们一般人呼吸是用肺呼吸,而道家可以不走肺,而用皮肤等呼吸,这些道德经里均有讲解,未经处世的仕林却把这些给抛之脑后。
    等到午时,仕林终于缓过劲,想起师父临走前给他讲过“吸气时意想有气从肚脐吸到命门,呼气时意想有气从命门放回到肚脐那里!一呼一吸为一次,练三百六十次!
    这是脐内呼吸,也就是《道德经》所讲的橐龠!这是道家正宗的内呼吸!”
    这时的仕林才恍然大悟,师父这是元神出窍了。
    所谓元神出窍,就是道家修炼的一个层次,也是对这个层次的一个比喻,这个层次就像女人怀孕一样,通过阴阳的,十月怀胎,月足胎园才可以达到。《周易·系辞传》中曰“易与天的地准,故触弥伦天地之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
    这些,本来就在眼前的道理,可等到事情发生的时候,人就乱了阵脚,这就是凡人和仙人的区别。
    师父走了只留下了肉身,为了不让师父失望,仕林决定加紧修炼,每天的坚持,不是为了感动谁,也不是为了证明给谁看,而是仕林知道,一路奔跑,总比原地踏步要好!
    再远的路,走着走着也就近了;再高的山,爬着爬着也就上去了;再难的事,做着做着也就顺了;再疏远的人,交往交往也就亲了!水滴石穿不是水的力量,而是重复和坚持的力量!
    可是仕林疏忽了欲速则不达,他盲目的在心里默念初步修行心法“双手环抱子午诀,四门紧闭守正中。万念归一入虚空,感而遂通真意生。
    炼气口诀
    吐气三寸纳至踵,绵绵密密闭如瓶,任凭气机荡脏腑,冲开毛孔人天通。
    炼精口诀
    真意为媒两相融,伴随真人潜北冥,浮游来回调水火,静侯极渊光明生。
    二行住坐卧随时修行
    行者调息至双踵,住者凝神太虚境,坐者北冥探玄珠,卧者温养待药生。
    三行持威仪
    自然端坐,在中宫部位掐诀,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两手心皆向上相叠,先左手拇指掐右手无名指根子位,后右手拇指掐右手中指尖午位,即此内掐子午诀,外呈太极印。后升腰,挺项,收颌,头如顶物,眼皮下垂,目开一线之光,接之由上至下放松全身肌肉,先由额部逐渐向整个面部放射无限慧笑,存思慈爱、轻松的美妙感觉,后闭目,将以上感觉传遍全身,此即宝相庄严,行持威仪。
    四荡秽三息三闭气
    先嘘一口气,排出体内浊气,随之闭口,以鼻细匀深长吸气至腹部,觉满时,勿作停留,随之口开一缝,将腹中之气从口中吐出体外三寸处,此一吸一呼为一息。如此三息后,待气吸满后不呼,闭气,稍待,如觉气少时,可展肋,再行补气三段,直至不能忍,以口呼出,此为一闭气,如此闭气三息后,再行三息调匀,后逐渐忘掉呼吸,入中宫虚境。……即用止法难以断其妄念,反而更觉心潮起伏,血涌滚滚,此时不可强加抑制,可顺而行之,任其自然遨游,久之念亦无念,入于虚空,此法以柔顺见长,如同涓涓细流,不拘以行,故又称之顺念法。
    其攻者,猛药也,不宜轻用!如果各种方法难以收效时,可用移形换景之法,将心意转移到大喜大悲之事中,让其自然宣泄,久之喜亦不喜,悲亦不悲,心如平常,荣辱不惊,则无念矣,此乃紫阳师祖以事炼心法,素已猛烈见长,有以毒功毒,壮士断腕之意。
    ……
    六静中初步小景,不可迷恋
    静丅坐中,忽有身如虚浮虚无,或身立宇宙或置身维谷,或高大伟岸如山岳恃立,或身在谷壶细小无存,或四肢五官移位,八荒六合难辩,或寂照中,目前如宇宙星空电闪一现而灭透彻心底,或在静中忽一震,有股无形强力向前猛推,至而身体前倾欲倒,等等一切,皆为初入虚境之象,不可认假为真心生迷恋,一意静守即可,否则止而不前。
    七神全证验
    仙家凝神之诀,与世传各家不同,故证验亦不同,世传以无念入定为高,实则已入顽空歧途,谓之心死神死,非正道也,修仙之事,修其心死神活,无念之念!故静丅坐中,心中空空明明,无我无相,如秋月之照寒潭,如霜雪之凝碧苑,自然散其邪火,消其杂虑,降其动心,止其妄念,妄念止,则真念生,在此寂然不动之中,自然飘出一虚灵不昧之念,谓之真念,乃无念之念,本性元神也。”
    可是仕林一心想着师父,心神不宁,终于导致急血攻心走火入魔,仕林想要压制伤势,静坐在清虚道长肉身旁,无论如何仕林都静不下心来,越压制嘴唇发紫。
    另一边正在修行的三女可坐不住了“不好,上仙有难。”三女左思右想,急忙千里传音“仕林上仙,您别管我是谁?快念清心经。”
    仕林听到好像有人在喊他,这边三女焦急的喊着“仕林上仙,心若冰清,天塌不惊。万变犹定,神怡气静。尘垢不沾,俗相不染。虚空甯宓,混然无物。无有相生,难易相成。份与物忘,同乎浑涅。天地无涯,万物齐一。飞花落叶,虚怀若谷。千般烦忧,才下心头。即展眉头,灵台清悠。心无罣碍,意无所执。解心释神,莫然无魂。水流心不惊,云在意俱迟。一心不赘物,古今自逍遥。清心如水,清水即心。微风无起,波澜不惊。幽篁独坐,长啸鸣琴。禅寂入定,毒龙遁形。我心无窍,天道酬勤。我义凛然,鬼魅皆惊。我情豪溢,天地归心。我志扬迈,水起风生!天高地阔,流水行云。清新治本,直道谋身。至性至善,大道天成!”“上仙听明白了吗?你先别管我是谁,先照着我说的去做,快啊!放心我不会伤害你。”
    仕林顾不得其他,只好按照三女所说,原地打坐默念静心咒。
    经过闭关调息,仕林的身体好了许多。但是,还需静心调养一段时日才能完好。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