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至此。”
徐母勃然大怒,拍案骂道:“辱子飘荡江湖数年,吾以为汝学业有进,何其反不如初也!汝既读书,须知忠孝不能两全。岂不识曹操欺君罔上之贼?刘刘备仁义布于四海,况又汉室之胄,汝既事之,得其主矣,今凭一纸伪书,更不详察,遂弃明投暗,自取恶名,真愚夫也!吾有何面目与汝相见!汝玷辱祖宗,空生于天地间耳!”
徐母骂得徐庶拜伏于地,不敢仰视,稍后徐母便自转入屏风后去了。
少顷,家人出报道:“老夫人自缢于梁间。”
徐庶慌入救时,母气已绝,徐虑见母已死,哭绝于地,良久方苏。
曹操使人赍礼吊问,又亲往祭奠,徐庶葬母柩于许昌之南原,居丧守墓,凡曹操所赐,徐庶俱不受,亦不为徐庶献上一策!
……
且说刘备正安排礼物,欲往隆中谒诸葛亮,忽人报:“门外有一先生,峨冠博带,道貌非常,特来相探。”
刘备道:“此莫非即孔明否?”,遂整衣出迎,视之,乃司马徽也。
刘备大喜,请入后堂高坐,拜问道:“备自别仙颜,因军务倥偬,有失拜访。今得光降,大慰仰慕之私。”
司马徽道:“闻徐元直在此,特来一会。”
刘备道:“近因曹操囚其母,似母遣人驰书,唤回许昌去矣。”
司马徽道:“此中曹操之计矣!吾素闻徐母最贤,虽为操所囚,必不肯驰书召其子;此书必诈也。元直不去,其母尚存;今若去,母必死矣!”
刘备惊问其故,司马徽道:“徐母高义,必羞见其子也。”
刘备道:“元直临行,荐南阳诸葛亮,其人若何?”
司马徽笑道:“元直欲去,自去便了,何又惹他出来呕心血也?”
刘备道:“先生何出此言?”
司马徽道:“孔明与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与徐元直四人为密友,此四人务于精纯,惟孔明独观其大略,尝抱膝长吟,而指四人道:“公等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众问孔明之志若何,孔明但笑而不答。每常自比管仲、乐毅,其才不可量也。”
刘备道:“为何颍川之地有如此多的贤士呢?”
司马徽道:“昔有殷馗善观天文,尝谓‘群星聚于颍分,其地必多贤士。’”
时关羽在侧道:“某闻管仲、乐毅乃春秋、战国名人,功盖寰宇;孔明自比此二人,毋乃太过?”
司马徽笑道:“以吾观之,不当比此二人;我欲另以二人比之。”
关羽问:“那二人?”
司马徽道:“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
众人闻言皆是愕然,司马徽下阶相辞欲行,刘备留之不住,司马徽出门仰天大笑道:“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言罢,飘然而去。
刘备叹道:“真隐居贤士也!”
次日,刘备同关、张并从人等来隆中,遥望山畔数人,荷锄耕于田间,而作歌道:“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
刘备闻歌,勒马唤农夫问道:“此歌何人所作?”
农夫答道:“乃卧龙先生所作也。”
刘备道:“卧龙先生住何处?”
农夫道:“自此山之南,一带高冈,乃卧龙冈也。冈前疏林内茅庐中,即诸葛先生高卧之地。”
刘备谢之,策马前行,不数里,遥望卧龙冈,果然清景异常。
后人有古风一篇,单道卧龙居处,诗道:“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带高冈枕流水:高冈屈曲压云根,流水潺湲飞石髓;势若困龙石上蟠,形如单凤松阴里;柴门半掩闭茅庐,中有高人卧不起。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时篱落野花馨;床头堆积皆黄卷,座上往来无白丁;叩户苍猿时献果,守门老鹤夜听经;囊里名琴藏古锦,壁间宝剑挂七星。庐中先生独幽雅,闲来亲自勤耕稼: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
刘备来到庄前,下马亲叩柴门,一童出问,刘备道:“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
童子道:“我记不得许多名字。”
刘备道:“你只说刘备来访。”
童子道:“先生今天早上已经出门去了。”
刘备道:“何处去了?”
童子道:“踪迹不定,不知何处去了。”
刘备道:“几时归?”
童子道:“归期亦不定,或三五日,或十数日。”
刘备惆怅不,张飞道:”既不见,自归去罢了。”
刘备道:“且待片时。”
关羽道:“不如且归,再使人来探听。”
刘备从其言,嘱付童子:“如先生回,可言刘备拜访。”,遂上马,行数里,勒马回观隆中景物,果然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