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大儒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王梓所定下的士农工商发展河州的四策,农工商几乎都是同时进行,而且走上了正规。
    唯有兴办教育一项稍微慢一些,不过在王梓的再三催促下和李之仪的督办下,河州官学终于在熙宁八年末挂牌成立。
    熙宁八年腊月八日,河州城并没有因为天降大雪而猫冬。
    在腊月初七的时候,笼罩在陕西的大雪已经下了三天。因为临近黄道吉日,是以王梓一声令下,驻守在抱罕县城外的刘仲武一千人全部入城开展了扫雪活动。
    河州城内的人们见到士卒们在大冬天还干的热火朝天,也推开了家门,相互帮忙扫雪。
    当时王梓王厚李之仪等人皆走街串巷,看着有需要的地方就搭把手。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王梓等人爱民的表现让河州人觉得非常温暖。
    有户人家看着王梓辛苦,家中的少年主动为王梓端了一碗母亲刚提前做的腊八粥。
    王梓有些感动的道:“汉人就是这么淳朴,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少年挺着胸膛道:“以德报德,以怨报怨!”
    犹豫了一下,少年又挺胸道:“也叫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李之仪听了纠正道:“少年郎,你这是一知半解。《论语》宪问篇或曰: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圣人教导我们以德报怨……”
    少年人不服的道:“西贼连年犯境,家乡人与西贼的杀父之仇如何以德报怨?”
    李之仪本想好好教育少年,王梓哈哈一笑,道:“端叔,你刚才说了,圣人是说一个以直报怨,而不是以德报怨呐!”
    李之仪道:“君生你可不要曲解圣人的直意,圣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太粗浅了!”
    王梓调侃道:“普通人就需要肤浅一些,等到少年读书后你在教他高深的道理吧!”
    少年好奇的道:“大帅知道我要入学吗?”
    王梓鼓励道:“儒者自有名教,不必只有匹夫之勇。想比于将军,我更需要一名进士!”
    少年人得到了偶像的支持,当即信誓旦旦的道:“请大帅放心,郭思一定不负大帅之望!”
    王梓哈哈笑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郭思,我可记住你喽!”
    扫完雪之后,天气就开始放晴。在腊八的时候,太阳就明媚的升了起来。
    经过重新休整过的水泥路面上,只有一点积水,不见从前时的块块泥泞。
    道路两边不少心情愉悦的人们堆起了各色各样的雪人,从踏白城赶回来的王文郁突然对刘仲武道:“王河州确实是王河州,不到一年就让河州成了人间乐土,我不服他服谁!”
    从此刻起,王文郁也收起了自己的老资历,对王梓心悦诚服了起来。
    确实,陕西诸路经年与西夏征战。每年家家户户披麻戴孝,想要安静祥和的生存环境很困难。
    而王梓建设河州一年,让河州军民无比安心。看到百姓们发自真心的笑容,王文郁心底也是由衷的欣慰。
    王文郁知道自己的能力,虽然曾任知镇戎军德顺军甚至以武将之身知麟州。
    但自己的长处就是作战英勇无畏,有着一身的战阵本领。若是为一地知州,自己还真有些力有未逮。
    不过若是认真的跟着王梓学,那么等到自己官复原职的那天,也未尝不能得到治下百姓的真正拥护。
    等王文郁赶到河州官学的时候,河州官学的大门前已经聚集了不少人。
    李之仪正在为众人介绍河州官学的牌匾,“诸位请看这四个字,乃是知州大人亲自为河州官学起的名,而这字却是大人千里迢迢从大儒张载处得来的。”
    种谊笑道:“张先生在陕西颇有声望,而且有大才。只是不同意变法,才归乡教书育人。君生突然求取了张先生的字,也不知意欲何为?”
    李之仪笑道:“还不是嫌我才疏学浅,是以想为同济学院找一个靠谱的教授!”
    种谊疑道:“张先生恐怕不会来的,毕竟熙河庙小。”
    李之仪道:“你可千万不要这样说,君生开出的条件可是让人很心动哟!”
    王文郁到了近前问道:“若张先生真能到河州任教,那是熙河的福气,不知王河州为之开出了什么条件?”
    李之仪道:“主要还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尽量满足张先生的政治抱负?”
    种谊笑道:“是恢复井田制吗?”
    李之仪耸了耸肩,道:“或许吧?反正君生什么都能干的出来。”
    王梓曾与张载的弟子有交集,是以借助张载的弟子,早在几个月之前就将一封信寄给了张载。
    作为一介大儒,张载的理想抱负是匡扶社稷,这种理想只有皇帝才能让之实现。
    但就目前来看,张载的理想并没有实现的可能。许多人对张载都很尊敬,但张载恢复三代的主张在世人看来不过是虚妄。
    但是王梓想将河州打造成一个文化中心,那就少不了文化名人的坐镇。
    是以王梓以在河州新地,可实施井田制渐复三代为诱饵,请张载前来看一看河州。
    张载或许是静极思动,或许是赵济也真情相邀,是以张载和其几个弟子真的从横渠来到了河州。
    同济学院前,众人议论纷纷之间,张九章骑马过来道:“大人言大儒张横渠将至,请诸位前往东门迎接!”
    种谊诧异的道:“张先生竟然真的来了?”
    李之仪哈哈一笑道:“就知道君生可办成此事!走吧,看一看名扬天下的大儒有何不同之处!”
    在河州,骑马就是一种风尚。无论文武,人皆一匹。
    男人就该宝马宝剑美酒美人,马车和轿子这种东西只适合女人和老人。这是王梓口中传出来的,极受熙河男人的热捧。
    今年五十五高龄的张载是乘马车而来,在张载在弟子的搀扶下出来的时候,王梓带着众人上前迎道:“后学末进开封王梓见过横渠先生,欢迎横渠先生莅临河州!”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