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支持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赵济的一颗老心脏在砰砰直跳,既然入了官场,谁不想登上人生巅峰,尝一尝宰执天下的味道。
    王梓知道过犹不及,是以不再相劝,道:“赵大人,州衙之中已经准备好了宴席,我们入衙一叙如何?”
    赵济心神还有些震动,恍恍惚惚的点了点头,一行人也就来到了还正在动工的州衙。
    看着一丈有余的州衙大门,赵济缓过神来,道:“城墙建的高也就罢了,这州衙的大门建这么高作甚?不是劳民伤财吗?”
    李之仪笑道:“大人当知羌人之性,最是欺软怕硬。州衙之所以建的这么大气,就是要震慑羌人之心。
    让羌人见到州衙心里就敬畏,只有敬畏才能让羌人归服!”
    赵济还是道:“有钱也不能这么糟蹋,省下钱养兵也能震慑羌人啊。”
    李之仪也不欲反驳赵济,顺着道:“大人说到了根本上,养兵事大,建衙事小。不过既然建了,拆了更浪费。”
    王梓将赵济引到了上座,赵济还不忘道:“我等虽为一地主官,但一定要崇尚节俭,千万不能铺张浪费!”
    王梓笑道:“请大人放心,自入河州之后,我一直以身作则,厉行节约。
    我少吃一口不要紧,最重要的是将士们和军属能够吃上饭!”
    赵济满意的道:“可以看出来君生爱兵如子,在外面的时候我都听说了,凡迁移到河州的军属不仅分田分房还有安家费,子弟还能免费入学,这是善政!”
    王梓谦虚的道:“将士们为了大宋出生入死,河州又是边地,时刻充满危险。
    能够将家人迁移到河州,这是对我河州的信任,我绝不能辜负了他们!”
    三杯酒过后,赵济的酒意就涌了上来。在众人的奉承之下,赵济对王梓有了认同感。
    王梓趁机道:“赵大人,经略相公,等到明年开春,我欲图谋兰州,不知可否?”
    一句图谋兰州让赵济的酒醒了大半,“君生剑指之处竟是兰州?”
    王梓点头道:“兰州乃是西夏西寿保泰监军司所在,其都统禹臧花麻本是蕃人,虽然得梁氏女为妻,但仍然受猜忌。
    禹臧花麻不过中庸之才,然其所据兰州却是兵家必争之地。
    熙河之战时,西夏就欲从兰州出兵。幸亏王韶提前派兵击败结合川领勒锦族兵,切断了西夏进兵通道。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兰州北临黄河,南控群山,易守难攻,于我大宋是如鲠在喉。
    下官就是想拔掉大宋喉咙里的这根刺,只有攻占兰州,才能真正对西夏形成有力的威胁!”
    赵济不太同意攻占兰州,道:“正如君生所言,兰州是我大宋喉咙里的刺。同样,兰州也会是西夏喉咙里的刺。
    就算我们侥幸袭取兰州,但若西夏起大军围攻兰州,我大宋能守住吗?”
    王梓嘿嘿一笑道:“只要都作院运转起来,我保证可以守住兰州!”
    赵济还是不同意王梓军事上的冒险,道:“以我之见,熙河目前还是稳妥的好。否则熙河战起,拖累的终究是我大宋!”
    王梓豪气的道:“不用朝廷出兵,我亦能拿下兰州。如今大军正在河州屯田,两千顷地足以养活数万人。
    而且河州工商业繁荣,所得之财足够犒劳大军。前番在汴京我敢三千虎贲平南,今番熙河有大军两万,何不能取一个小小的兰州!”
    看着王梓豪气冲天的模样,赵济有些羡慕的道:“真是令人羡慕的年纪,也罢,只要你不需要朝廷另拨钱粮,熙河全力助你又如何。
    你当我愿意受西夏之气吗?不,没人愿意受制于区区的党项羌之手!”
    得到了赵济的承诺之后,王梓示意众人频频向赵济敬酒,一直将赵济灌的伶仃大醉!
    在赵济不胜酒力被扶下去之后,王厚歉意的道:“赵经略初入熙州就对我和田勾当公事百般刁难,更是直接微服私访要来寻你麻烦。
    因为赵经略事先有言,我也不好通风报信。好在君生确实将河州治理的有声有色,否则今天这事真不好收场。”
    王梓表示理解的道:“处道不必如此,都是我行事无忌,方让你们受到了难为,是我对不住你们才对!”
    王梓对王厚是有真情厚意的,只是王厚心里复杂,不太好容易接受王梓的好意。
    现在陪着赵济在河州转了一圈,赵济的心宽了,王厚的心也广了。
    “君生,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赵经略既然不喜我,我亦打算辞去熙河路管勾机宜文字之职,不知河州可能容我?”
    王梓闻言大喜道:“处道愿意来帮我吗?”
    王厚少从王韶兵间,畅习羌事,对熙河各族诸部甚是熟悉。
    而且王韶的威名还在熙河流传,这也是王厚处理羌人的底气。
    李之仪听了也是相当高兴,道:“来吧来吧,河州之事千头万绪。
    特别是关于羌人之事,很多我都摸不着头脑。若是处道能够前来相助,我绝对要请你几顿酒!”
    王梓笑道:“处道,端叔平日里就是一个铁公鸡,那是一毛不拔的。能够请上几顿酒,足以说明对处道你的期待呀!”
    王厚既然摆正了位置,自然也就放开了,道:“那今日这顿酒我还不能多喝,否则等到端叔请酒的时候不能狠狠的宰上端叔一把呀!”
    看着王厚解了心结,王梓心里觉得很安慰。王厚曾经可以说是自己官场上的领路人,王韶更一度是朝堂之上炙手可热的人物。
    从高位上掉落下来,谁的心态都不能平衡。平心而论,王厚是有才华的。
    无论是治军还是管民,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只是天有不测风云,王韶的贬谪让王厚无所适从。
    王韶的交际面太窄,能够帮王韶说话的人也就太少。
    无论是谁出任熙河路经略安抚使,都对王厚是敬而远之。
    所以王厚若想重新崛起,就必须放下心中的骄傲,投身到王梓麾下。目前来说,只有王梓可以让王厚重新崛起!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