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章衡许下了为国为民之约后,道:“君生,可有考取进士之意?”
王梓点头道:“一直在准备!”
章衡看着王韶道:“如此良材美玉若不能举进士为官,那就太可惜了。”
王韶笑道:“我已经将君生报于永兴军路转运使司,不日之后,君生当参加锁厅试!”
王梓此时愕然道:“马上就要开始锁厅试了吗?”
王韶带着一丝歉意道:“这阵君生都瘦了一圈,实在是辛苦了。我本欲多教授你些考试技巧,不过熙河路百废待兴,是以一直没抽出空来。
现在刚好陛下要召我入京,你且随我先往永兴军路。待你考试之后,我们再一同赴京!”
“我?先考试?再入京?”
王韶笑道:“都说皇帝不差饿死兵,你为大宋出生入死鞠躬尽瘁,大宋自然不能亏待于你。”
章衡笑道:“没想到王学士如此看重君生,这真是君生的福分呀!”
王韶回道:“有君生在,更是我的福分,也是熙河之福。章大人,我才疏学浅,当年不过是同进士出身。
而章大人是状元郎,胸中才学几无人能够项背。以章大人文章之美, 经术之富。若能指点君生一二,进士则易如反掌也!”
章衡谦虚道:“王学士过奖了,若论文章,当世唯王相公和苏子瞻也!不过一路同行,若君生有意,自可向我请教。章某不才,也愿倾囊相授!”
王梓以一片真心赢得了章衡的赞扬,章衡熟读历史,岂不知大宋如今是烈火烹油。
但沉迷于礼乐的章衡对新旧两党的争斗着实厌恶,实是想敬而远之。
可既处庙堂之高,怎可独善其身。王梓的一番话也算是给章衡当头一棒,让章衡重拾了儒家之心。
王韶临走之时嘱托道:“熙河路虽有千头万绪,好在我们抽丝剥茧找到了方法。
环庆路经略安抚使楚建中将暂时出任熙河路经略使,我与楚大人相交甚厚。楚大人之才胜我十倍,定会使熙河政通人和。
君生在熙河的诸多产业我也会拜托楚大人予以支持,只要你将人手安排好即可!”
王梓深感王韶对自己的栽培之心,不禁有些感动的道:“多谢学士,君生必当尽快安排妥当!”
在王韶走后,王梓顿时深感头大。人一全心全意忙碌起来就会忘了时间,如今自己棋下的诸多产业刚刚起步,全靠自己统筹才能将整个建设系统拧成一股绳。
若自己离开,李山张苍等人恐怕难以挑起重担,诸人之中,唯刘仲武最有能力,只是资质太浅,不能服众。说到底,还是自己的身份低微,无人可用。
要么考取进士,成为一名文官,向着宰执或者帅臣前进。要么再立军功,迅速登上到头的节度使而后被卸磨杀驴。
两相权衡之下,王梓当然不用考虑也要去考取进士,是以熙河的产业必须有人牵头,而这个人当是王厚。
王梓回到狄楼让李氏寻人将周侗张九章刘仲武张苍李山等人全部请来,李氏如今对王梓是服服帖帖。
看着李氏有些拘谨,王梓不禁笑道:“嫂嫂,千万不要跟我客气。还是拿出咱们第一次见面的风范,做一个女中豪杰!”
李氏不好意思的笑道:“女中豪杰也比不上将军的真丈夫,将军还是别取笑我了。”
王梓哈哈一笑,道:“女中豪杰未必比不上真丈夫,或许有一天我还指望着你救命呢。好了,快些找人去通知他们吧!”
众人之中,还是任职熙河路经略使司管勾机宜的王厚先行到达。
如今的王厚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王韶收取了熙河,朝廷自然也会荫补其家人,更何况王厚也是多有功劳。
没有进行科举的王厚是从六品的文官通直郎,差遣是熙河路管勾机宜文字,算是熙河路的一号人物。
不过王厚自己倒是没有丝毫自矜之意,来到狄楼仍然是带着亲和的笑意道:“君生,你这个大忙人怎么有空找我吃酒?”
王梓拉着王厚进了房间道:“处道,你可有些不厚道呀!怎么去永兴军路参加锁厅试的事情没有通知我?”
王厚有些歉意的道:“这事我还真忘了,你知道熙河路被你搅翻了天,我作为管勾机宜,也不轻松啊!”
看着一脸忠实可靠的王厚,王梓将心头的一点点怀疑压下来笑道:“王大人公务繁忙,实在是羡煞我等呀!”
王厚摇头指着王梓苦笑道:“你也来取笑我!我这个从六品的通直郎不知让多少人指指点点,都说是我得父之荫,端得生的好命。
他们不知道我随父亲在熙河历经磨难,多少事都是经我之手。
都言我不是进士,却能高居文位。难道他们不知道我的功劳,君生你还不知吗?”
生在官宦之家,荫补虽然能够得官,但以此得官者,总是为正途的进士看不起,也让其他不能得官的人说闲话,是以北宋锁厅试盛行各路。
王厚畅习羌事,一直跟着王韶东征西战,招抚各部,所立功劳着实不少。
但登上从六品文官之位,还是免不了闲话,这多是因为王厚一直没有考取进士。
就如后世一个银行的三加二专科生,刚毕业就能分配到银行,一步绝对一个台阶,十年成为行长,并能挂职副县长一样,肯定会受到非议。
只是北宋的荫补是写到明面上,是国法,是以议论之声倒没有那么严重,其中多是王厚自身的不甘。
王梓脑中流转着心思,口中安慰道:“汉高祖刘邦曾言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在我看来,处道有张良之谋萧何之政韩信之兵。世人一时非议,处道何必挂怀。
总有一天,我们会让世人皆知大宋将是我们年轻一代的大宋。有朝一日,我们必将宰执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