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老子《道德经》出场……(求订阅)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不太想遵守。而且周礼残缺了很长一段时间,再去制定这一些礼仪,不但没有什么效果,反而还会起到反作用。
    “陈凡老师,既然李耳不赞同孔子恢复周礼。那么,他又应该用什么治世呢?”
    有学子虽然觉得李耳所说的有道理。
    但是。
    如果仅仅只是否定孔子的周礼,而自己又没有拿出其他的可行办法,那这也没什么用处。
    对于此。
    陈凡自然也明白有学子的疑惑。
    毕竟。
    孔子的儒家思想传承了千年,他已经根深蒂固。
    你要否定孔子,基本上一大堆的人都有意见。
    当然。
    陈凡也不是否定孔子。
    陈凡认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在治理国家方面也有其一定的道理。
    要不然。
    汉朝也不可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了。
    只是诸子百家,每一家的思想都不一样。
    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大家的思想还没有完全统一,一系列的思想百家争鸣的时代。
    不说是儒家了,任何一家学派,都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可。
    而且真要说。
    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未必真的适合各个国家的治理。
    所以。
    孔子虽然名气很大,但在春秋战国时期,混得也并不怎么样。
    “别急,我慢慢向大家解释。”
    陈凡并没有一下子直接回答,而是继续开讲老子:“公元前485年,李耳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与之同时,他自己也开始质疑起周礼。此外,因为读得书够多,李耳有了一个自己对于世界,对于天下治理的理念。随即,李耳离开了周王朝,他准备离开故土,云游四海。当李耳来到函谷关,并准备出关之时。把守函谷关的长官尹喜很敬佩李耳,于是设宴邀请李耳。可是听到李耳要出关云游,又觉得无比的可惜。他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留下李耳的法子。尹喜就说,先生出关可以,但出关之后世人可能再想遇见您就非常困难了,何不在此时著书一部,将您的研究与理念留传下来。李耳听后,于是就在函谷关呆了几天,几天之后,他交给尹喜一部5000字的著作,随后,李耳骑青牛就此离去。”
    “陈凡老师,这部5000字的作品叫什么名字?”
    “叫做《道德经》。”
    道德经有两个版本。
    一个是德经,一个是道经。
    后世汉朝独尊儒术之后,道家玄学占据了上风,于是就将道经放在前面。
    最终,流传下来的,于是便成为了《道德经》。
    说完。
    大屏幕上,闪现了道德经的第一段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