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018):掳走太子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情不低。贺卫方就紧张了好一阵,风声鹤唳,杯弓蛇影,连着近半年没睡好。
    后来皇上分别指婚,肖综娶的是尚书省右仆射千金,而太子妃只是中书省中书令闺秀。若是仅论美貌端庄,太子妃自是胜过丹阳王妃,闺闱之中早有判别。可论出身,却有大大的讲究。单从官秩而论,贺卫方便有话要说。
    当朝十年间官制品级废九品而改定为十八班,以班多为贵。尚书省右仆射为十五班,中书省中书令虽然常在御前伺候,职掌出纳帝命,却仅只为十三班。而且官场之中谁都清楚,右仆射实为当朝副相,既办实事,又可行令,随时可代尚书令一跃而为首辅。满朝文武朝会之上务虚奉的自是天子,然而朝会之下务实非得以仆射马首是瞻,否则想到各个衙部司局衔接,恐怕连个门也找不到。即便侥幸找到了门,没有仆射的吩咐,也得看着吏末的脸色。
    说句不好听的话,若是当今皇上已行,新君尚未继位,有人妄想乘机扭转乾坤并且得逞,那此人可谓关键之中的关键,所以贺卫方想不担忧也不成。
    他特别担心的是肖综的生母吴贵妃,无论样貌还是处事都远高于太子的生母,倘若不是废妃再谯,只怕德后空出来的位置还真非她莫属。即便这样,她也算后宫的无冕之圣,没有谁的宠爱及得上她,但怕有朝一日枕头风遮蔽圣听。
    再说这次几乎可谓没有先兆,遽任肖综为北方五州使持节,虽然名位尚在太子之下,可是毕竟手握实权,无疑一方诸侯。想当年皇上起兵,也不过是个刺史,尚且没有这么大的地盘,这么大的实力,真有个意外可是不敢想象。
    更令人费解的是,最近这次肖综自作聪明,偷偷潜回都城,居然想去废帝坟上滴血认亲。皇上侦知,却只象征性地派了太子阻拦一下,又是个不了了之。
    虽然听说吴贵妃多少受了一点牵连,可是后来的晋封以及恩遇简直让人瞠目结舌,丹阳郡公成了丹阳郡王,年近半百将要失去侍寝资格的老妪居然又变成佛堂常伴——青灯黄卷不假,迟暮美人却又重获新生,这难道该是那种忤天大罪应得的惩罚吗?若是屈子地下有知,恐怕也得把他的千古绝唱改了吧?
    不过太子却是不以为然,有时候虽然激赏中庶子的细心,但也时常讨厌贺卫方的琐碎,尤其那种揣测之上再摞猜测,简直可说到了庸人自扰的程度。
    譬如适才法山的弟子云心以及嫡公主的两个手下被俘却没被杀,他又转磨开了,真是唯恐天下不乱,唯恐人家不死,只说为何能扯烂巨蟒却连一只猴子也对付不了,疑虑不止。可这法山那云心,不都是他亲自邀请来的吗?
    好在太子虽才及冠,可是自幼聪颖,早有主见,思路已非一般所能扰乱。十岁筵对讲经,大义明澈,震撼听闻,十二临狱审案,情法兼顾,折服老谳。集名士编《文选》,引高僧立《法义》,于文一径不说登峰造极也是少年天功,只是于武一途历练还少,但是文武至理毕竟相通,断不至于全然懵懂。
    贺卫方的猜测也罢,怀疑也罢,姑妄言之,姑妄听之,耳提可以,面命则未必……
    “殿下,法山上人已经请到!”
    “快请!快请!贺老师,往后法山上来见,不必禀候……”
    “谨遵,有请法山上人!”
    “阿弥陀佛,老衲来得怕不是时候,敢问殿下还没用膳?”
    法山高宣佛号,健步走进舱来。原来司膳太监已经到了,只是不敢贸然进来禀报。
    “大师来得正好,现在正是晚膳时分,您可曾用过?”太子还礼,引人就座。
    “不敢多劳殿下垂问,老衲所用素食,已经送在敝处……”
    “来呀!重置一桌素席,本宫要陪法山上人用膳……”
    “殿下!老衲惭愧……”法山不免惶恐,急忙站了起来。
    “哪里,大师,今日首仗小折,倒是本宫过意不去,爱徒……”
    本来云心不仅折了一阵,还被掳去,法山心里就全是忐忑,正愁没有办法,太子欲言突止,法山好生奇怪,本来一直垂眉落目以示谦恭,这会儿却禁不住睁眼去看,却见太子双目圆睁,直愣愣地望住自己背后,傻了似的。
    法山更是诧异,然而没等他转身,只觉得后脖上一凉,瞬间也就不会动了。
    说时迟那时快,只觉得一阵轻风掠过,一个身影突然闪到了太子的背后,接着太子更是显得瞠目结舌了,显然他也被如法炮制,跟自己一样点了大穴。
    等到尘埃落定,舱内的所有人都被制住了,若是云心这会儿在此,肯定也要自叹弗如,此人出手竟然比他还快,尤其身法一点也不促急,仿佛一缕轻烟一掠而过,穿行在每个人之间,而且不见一点窒碍,当得上行云流水之誉。
    贺卫方本已退到后面,一见来者不善,就想高呼叫人,被人制住的时候正好嘴张得最大,真是滑稽极了,直如数九寒天一条胖头鱼跃起抢食却突然被冻住了。
    只听噗嚇一声,显然那个偷袭者也被自己的杰作逗乐了。听声气倒是一个女声,银铃般清脆。等人回到中央,大家才看清是一个通身明光铠的女将。兜鍪底下本该露张脸吧,竟还戴着同样金光闪闪的半截面具,只露眼睛嘴巴。
    明眸皓齿,圆圆的下巴上一层细密的绒毛,显然这是一个尚未开脸的少女。
    在场的人都动不得,也出不了声,只是眼睛个个都瞪大了,紧盯着眨也不敢眨。
    太子尤其错愕,一时之间甚至忘了自己已经履险,禁不住有点为人家用心起来。
    这穿的到底是不是明光铠?怎么还加个面具?捂得比西北戎狄的铁浮屠还要严实?该不是庙前金刚出游?好端端的一张面庞遮得像个凶神恶煞似的。
    可要真是西北名甲铁浮屠,也不该是这么金光灿灿。这分明是南国明光铠,看其佩饰如此精美,还该是皇家物件。不错,也只有御制出品才能如此精致。
    如此说来,倘若来者是人而不是神灵鬼怪,莫非还是前朝孤遗的公主不成?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