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看见那个位置了么,武成郡再往北去的地方,就是凉川郡,那里有一座城,名叫西凉城,当年我只是你父亲麾下的一个小小的士兵。”王伏拉着柳月站到整个府衙最高的地方,遥遥地望向凉川的地方。
事情似乎要从永安六年说起,那一年南泽的叛乱刚刚平复,宁朝迎来了短暂的和平。之所以能这么快平复南泽叛乱,梁振功不可没,然而就在叛乱镇压之后,梁振却被调往西北最荒凉的驻地,凉川大营。
凉川郡夹在武成郡和阳泉郡之间,郡内多荒漠,十分贫瘠荒凉,偏偏凉川处在的位置特殊,是进入河西郡的要道。要知道河西郡连着的就是高阳郡,高阳郡就是宁朝的旧都所在,所以这个地方即是个要地也是个险地,算起来将梁振派往此处镇守也说得过去,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明升暗贬。
梁振平了南泽的叛乱,非但没有嘉奖,反遭谪贬,此事传的沸沸扬扬,具体是怎么回事王伏也不清楚,因为在此之前,他连梁振的面都没有见过。
永安五年冬,宁朝北部一个名叫黑山的部落再次南下抢劫,一路流窜到凉川郡境内,梁振率军攻打,孤军深入直到将黑山部彻底赶出北境,救回被黑山部掠走的宁朝百姓。
王伏就是被梁振救回来的俘虏中的一员,王伏原名王富,是个穷家子,或许是因为家中太穷了,父母才给他起了这样一个名字,望他长大之后能够成为一个衣食无忧的富人。但是这个希望在他十五岁的时候便破灭了,那时的宁朝,北方除了赤沙国还有很多小部落,王富十五岁那年北部黑山部落一路向南打劫,绕过阳泉关防线,血洗了王富所在的村子,小孩和女人沦为奴隶,男人和老人全部被杀死,这样惨烈的状况,西北地区不说经常发生,也不算稀奇,驻守在阳泉的镇军也不知怎么的,任由黑山人抢劫完了扬长而去,从此王富成为一名奴隶。
奴隶的生活生不如死,王富眼睁睁的看着自的亲人一个个被折磨死去,起先他无比期待自己国家的将士能够打过来救他,但是阳泉关的镇军没有丝毫动静,哪怕他们哭干了眼泪,喊哑了嗓子,上天也不会怜悯。久而久之,他明白了,自己已经被母国抛弃了。
绝望之下王富无时无刻不在诅咒这一切,甚至想与仇人来个同归于尽,就在这时梁振来了。梁振身先士卒,带着一小队人马冲到部落里面,刀山火海也不皱一下眉头,他爱护子民,哪怕是对他们这些微小的奴隶也关怀有加。梁振命人给他们治伤,送他们还乡,很多人抱头痛哭,但是王富没有,他定定的看着这个满脸风霜的将军,从此他的身影成了他唯一的信仰。
王富决定前往凉川大营投军,但他够不上镇军的标准,只能一边做杂役一边偷偷练习骑射,一次偶然的机会梁振认出了他,王富做梦也没想到将军居然还记得他这样的小人物,感动得痛哭流涕,梁振怜他年幼孤苦,便让他到身边做事。
越接近梁振,王富就越为梁振抱屈,也渐渐明白了什么叫做功高震主。梁振身为大将军加封镇远候,这样一个人物,已经是赏无可赏,封无可封,最后只能远走他乡避嫌,憋屈地窝在凉川这个荒凉的地方。王富十分不平,然而梁振反倒很满意,安安心心地呆在这里。
日子也就这样平和的过去了,直到永安十三年。
永安十三年秋天,阳泉关遭到袭击,凉川大营奉命支援,这场战争很快就结束了。不到冬天,梁振便率领部众返回西凉城。
次年,也就是永安十四年秋,凉川大营的粮草出了问题,发现有人倒卖军粮。事情还未查明,皇帝便下旨命梁振回京述职,不久梁振被定为通敌谋反之罪,同年冬被诛杀于东华门外。
这件事情来得又猛又烈,很多人都没有反应过来就已经尘埃落定,而且事情牵扯甚广,被杀头的不仅仅是梁振夫妇,还有他麾下的亲信将领,朝中支持的官吏,甚至连民间的商贾也被牵连其中,东华门外鲜血泼地,二十七颗头颅满地乱滚。
皇帝以雷霆手段收拾了残局,朝野上下为之震惊。经过这次血洗,镇远候一脉连根拔起,天下兵权重归一体,至今都无人敢提这件事情。
事情的经过是如此简单,王伏平静地讲述着当年的惨景,嗤笑道:“秋天将军才携夫人去平城,冬天的时候就被斩首,你知道吗,起因就是粮草,区区几石粮草啊,就要了二十多人的性命。”
“粮草到底是怎么回事?”柳月忍着心中的怒火质问,当年他同样问过先生,但是先生没有回答他。
“凉川大营的粮草是由凉川郡和河西郡调拨的,当年军中的粮草,账册和库存对不上,出现了几千石的亏空,将军一怒之下将涉及此事的人关押候审,本想着审理清楚再上报朝廷,但是没想到没过几天管账册的监事就暴毙而亡。将军本想彻查此事,还没来得及就被朝廷知道了,有人参将倒卖粮草贪污军饷,昏君就下旨命将军回京述职。当时都知道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