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八 徐贞明2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对这些地方自然是很了解的,所以忍不住泼龙岩峰冷水:“这十五万亩田里,良田不到三分之一,剩下的……”
    龙岩峰打断:“所谓的良田,无非就是灌溉肥力嘛!灌溉你来搞定,肥力我来搞定,如果灌溉方便,又有充足的肥料,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良田瘦田之分?”
    徐贞明说:“话是这样说,但是十几万亩田所需的肥料是个极大的数字,公公如何解决?”
    龙岩峰很自信:“这有什么难的?皇庄养有上千匹马,一千多头牛,每天的占粪、马粪就不是个小数字。再者背靠着京城,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到无数粪肥,再杂以干草、树叶、泥炭、褐煤制成堆肥、沼肥,满足十几万亩田的供应又有何难?”说到这里,他叹了一口气,说:“其实在海上有很多海岛,岛上覆盖着数尺甚至数太厚的海鸟粪,这也是极好的肥料,只要挖回来就能直接施用,有这么多肥料在,还会有什么瘦田吗?”
    徐贞明有点动容:“海上竟有这等宝物!?”
    龙岩峰说:“那还用说?这些鸟粪都是亿万海鸟在岛上繁衍时积累下来的,完全是天赐之物,可惜无人知晓,更无人开采,唉!”
    徐贞明说:“公公既然知晓岛上有这等宝物,理应奏明陛下派船前去开采啊!”
    龙岩峰撇嘴:“派船去开采?开玩笑吧,现在大明水师连海盗都搞不定,谁敢在海岛上挖鸟粪?再说了,海上生活那么苦,谁愿意去?”
    徐贞明不甘心:“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那些肥料继续留在海上吹海风?”他是出色的农业专家,自然知道优质肥料意味着什么。那在海岛上覆盖着的厚厚一层海岛粪就意味着高产呀,不知道也就算了,知道海上有这么多海岛粪没人管,他肯定心痒难耐的。
    龙岩峰说:“这个先放一放吧,等以后有条件了再说,反正鸟粪就在那里,不会自己长腿跑掉的。其实堆肥、沼肥发展起来了,不比海鸟粪差多少,现在的问题就是……”
    这些困扰了大明两百多年的问题在他眼里根本就不算个事。北方的粮食产量为什么那么低?第一是灌溉不行,第二是肥料跟不上,还有就是种子不行。灌溉在他看来很好办,灌溉方便的就种水稻、小麦,不方便的就种谷子、花生等极耐旱的作物;肥料也不成问题,多挖泥炭、褐煤,多收购从京城里运出来的粪便就是了,实在不行就派人到周边地区收购褐煤、风化煤、泥炭,这些都很廉价的,要多少有多少。至于种子……呵呵,那就更不问题了,他有全世界最好的种子呢。他关于是用褐煤、泥炭、风化煤制作堆肥,以及推广花生、油葵、土豆等耐旱作物方面的见解让徐贞明如痴如醉,两个人边吃边聊,越聊越欢。一开始徐老头还跟他保持距离,毕竟他是文官,应该跟宦官保持点距离,免得招人垢病。但慢慢的两个人越坐越近,最后都攀着肩膀聊得眉飞色舞,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龙岩峰在农业方面的知识让徐贞明吃惊不已,跟他聊了几个小时后他才知道,原来种田有这么多学问,并不仅仅是做好排灌、施肥就行了,还有很多很多细节,决定着土地的收成。比如说,龙岩峰不指出来,打死他都想不出该如何解决红薯越冬、育秧问题,更想不出如何解决油葵、玉米授粉的大难题。在他眼里,龙岩峰已经从一个依靠进贡祥瑞侥幸获得圣眷的幸进小人变成了大学问家,他心服口服。最后,喝得有点高了的徐老头拍着胸口表示:“公公你放心,老夫一定会在清明之前完成对十五万亩庄田排灌系统的改造,让旱田能得到浇灌,水田排泄通畅,不会拖公公的后腿!”
    说到这里,他突然就有些伤感了:“公公是做大事的人,大明有你这样的人才,幸甚!可惜老夫年事已高,怕是没几年活的了,不能追随公公造福万民,建立万世不朽之功勋,恨啊!”
    这是心里话。历史上,他只活到六十岁,现在他已经五十多了,没几年活的了,心里没有几分悲凉之感那是不可能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