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催税催命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连绵的麦田一眼可望到头,那稀疏的麦子长的就跟狗尾巴草似的,似乎稍微一碰就能倒下。
    他停下来到地里,蹲下身子随手抓起几棵麦穗,看到穗头干瘪瘪的,眼泪便止不住流了下来。他起身四下看看,看到即便在这长的不过膝的稀疏麦田里,也有一些农人冒着酷暑在一遍遍搜索着,不肯放过任何一棵哪怕倒下的麦穗,他们焦急的拿着镰刀走来走去,眼巴巴瞅着,哪怕只是发现了一棵有点麦粒的麦穗,都能让他们像捡着宝贝一样跳起来。
    麦田的尽头有一片破旧的木板搭建的房屋,房前屋后到处是风干了的树木,死一般的沉寂,配合眼前的场景,简直有如末日般恐怖。
    陈卿不忍再看,继续驱车前行,眼瞅着前方出现了几个村子。
    陈卿进到村里,挨着走过几十户人家,所见不是破屋草席,荒田野地,就是奄奄一息的饥民。每到一处,农民痛苦的哀求声、哭泣声,更是让他不忍见闻,收了大半天,一粒粮食都没收上。
    眼瞅着太阳下山,他来到山里一户姓牛的老汉家中。
    陈卿叫了半天没人应声,推门而入,但见破旧潮湿的土窑洞里即使在大白天也是黑洞洞的,一个老妇人直挺挺的躺在一张破草席上,有气无力的样子,再看草席旁边,衣衫褴褛、瘦骨嶙峋的牛老汉蹲在地上眉头紧锁。
    陈卿俯下身子,拿出两本制定于洪武年间的册子,一本是以登记各地户口情况为主的黄册,一本以登记户主田亩数量为主的鱼鳞册。陈卿打开一看,牛老汉家共有耕地十五亩,按大明税制,田税十分之一,应交税十五斗,即1。5石。陈卿要他交税,牛老汉先是默不作声,良久才以沙哑痛苦的声音哀求道:“大人明察,我家现在真的连吃的没有了。”
    陈卿问道:“你家十五亩地,在本地来说并不算少,怎么会弄的连吃的都有?”
    牛老汉回答道:“大人明察,我家从来也没见过十五亩地,咱这地方你知道,到处是烂石头和干河滩,所谓一亩地,里面能有三成适合耕种的就不错了。
    这时躺在破草席上的老妇人咳嗽了一声,示意老汉不要再说下去。牛老汉抹着眼泪道:“老婆子,都什么时候了,你就让我说吧。”
    他哭诉道:“去年官府说我没儿子了,身体也不行,不能完成官每年的杂役,就把我家仅有的几亩石头少的地给强行征了去,说是要雇人代工,我老伴身体不好,我又干不了重活……这大旱之年,别说交十五斗谷子,就是我全家一年的口粮连五斗谷子都拿不出来了。”
    陈卿怔了怔,这才仔细看了眼他屋子里的摆设,除了一个土石灶台,几口破缸,剩下的便是几样简陋的农具了,他的目光落到那破草席上,看到躺在草席上的老婆子黝黑干瘦、爬满皱纹的脸时,顿时想起伙伴贾大头的娘亲当时也是这样,心头渐渐涌起一种痛楚的感觉,柔声问道:“那您儿子哪里去了?”
    良久,牛老汉像是被人提起了伤心事,越发的哀嚎起来:“大人啊,我原本有三个儿子,家里养不活他们,孩子们没少吃苦,几年前,老大去了大同,说是到兵营当兵去了,至今死活都不知道。老二两年前服徭役给官府做工盖房子,被石头砸死了,唯一的小儿子……
    他说着说着眼泪止不住掉了下来:“才九岁的一个孩子,去年家里没吃的,到野地里掏鸟窝被毒蛇咬死了。”
    他越说越悲痛,话没说完,干瘪的脸上已是老泪纵横。
    陈卿每听一句话,心里就有如被千万根针扎一样的疼,实在不忍再听下去。他走到床边,揭开家里的锅底,看到黑乎乎一团东西问是什么。
    牛老汉说,那是水煮烂了的杨树叶,当饭吃的。陈卿用手沾了些,吃到嘴里,苦涩的味道让他差点吐出来。
    他什么话也没说,从怀里摸出仅剩的一点碎银子给他们悄悄放下,扭头就走了。
    屋外的天空已是昏沉沉的,大地似在喘息。
    他赶着驴车一路颠簸着回到石埠头,一路上神情呆滞,眼角的泪水止不住的流。
    临近家门,他长叹了一口气。
    脸上的怒气他拼命压抑着,心里的怒火却快要把他点着。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