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巡抚于谦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笑道:“这个倒不用遗憾,这趟出门早,等从大同回来,咱们还要路过那里,也在那里留宿一夜就好了。”
    “是吗?这个可以吗?”陈卿喜出望外。蓦地又摇摇头道,“可是我听说想要在驿站食宿需要有官府提供的堪合符验或者兵部的火牌,咱们这样,估计……”
    申经道:“这个你就有所不知了,规定是规定,我经商这么多年,有时候出门在外为了安全,经常住驿站的,多拿点钱给驿丞也就是了。”
    陈卿惊道:“居然还能这样的?”
    “那是当然,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嘛。”申经道,“咱们给钱住驿站,总比很多官绅公差强行在驿站留宿,不仅不给钱还各种勒索好的多吧。要知道如果不是我等商人有时候适当补济一点,很多驿站早就被他们折腾得关门了。”
    “居然有这种事!”陈卿皱眉道,“那,那官府也不管吗?还有那驿站的驿丞,虽然不入流,好歹是官,怎么他们也不管吗?”
    “驿丞?在那些官绅眼里,他们算什么。”申经长吁了一口气道。
    “你不知道,这些驿站虽然承担着很多南来北往的公差招待,但每年朝廷给的经费却很有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官府那都是签发周围的富户协助接济的,但来往的公差使客往往很骄横,对他们动辄蹂躏鞭笞,各种催辱横索,搞得很多富户倾家荡产,驿卒马夫也常有逃亡。就拿这余吾驿来说,原本有马八十匹,驴五十头,驿夫一百五十人,如今驴马加起来一共不到五十头,驿夫也只剩下不到八十人了。”
    “竟然会这样。”陈卿这下终于震动。暗想道,“这出门一趟了解的东西还真不少,看来此番回来我得把沿途所见所闻,总结一下,不仅说给朱勋潪听,也得给老王爷看看,潞州是他老人家的封地,也只有他能管管了。”
    ……
    山影将沉,柳荫渐没。
    车队行驶在一条宽阔的大道上,车轮碾过黄土,马蹄卷起沙尘,除了中午时分在一处山坳短暂歇息,埋锅造饭外,几乎是一刻不停,直到夜色吞没四野,队伍中点起火把,申经都没有发出停下来的指令。
    “再坚持一段。再走一个时辰,咱们到前方的虢亭驿歇息。”他对身旁的堂弟申敏说一声。对方领命迅速打马向身后移动,将申经的命令传送给各个车队的队长。
    车队全部六百辆大车,每一百辆车有一个队长,队长下又有十个旗长,每人护卫着一面申家旗幡,各负责十辆车,确保整个车队的有序组织。
    车队继续向前,行过一道道崎岖山岭,路过一个个寂寞孤村。披着夜色又走了一个多时辰,他们终于看到前方一处山凹处亮起了火光点点,申经告诉陈卿,前方就是虢亭驿了。
    随着离驿站大门越来越近,整个车队都振奋了起来,行进速度明显加快,很快便到达了驿门附近。
    “这虢亭驿就是于大人诗中的‘行过虢亭望潞州’吧!”陈卿打马在最前面,忽的转身问道。
    “正是!”申经道。“错过了余吾驿,咱今日不妨就在这虢亭驿歇息一宿,暂且感受下于大人当年的心情吧。”
    陈卿慨然应诺。高兴的打马朝驿门走去。
    “来者何人?出示堪合火牌!”
    刚到驿站门口,他便被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大汉拦住。
    陈卿见他穿着朴素,以为不过是个驿卒,下马将身上的牙牌解给他,问道:“敢问驿丞大人何在?”
    话音刚落,那大汉已经双手拱起,行礼道:“原来是王府的陈大人,卑职就是这虢亭驿的驿丞,胡某见过大人。”
    陈卿诧然,这驿丞怎么打扮的跟个下人一样。这时申经已经打马过来,在门口下马,走到那人身边,远远便招呼道:“哎呦,申某见过胡大人,有礼了有礼了。”
    那驿丞跟申经似乎早就认识,放眼望下站外,道:“原来是申大当家,这,好大一支车队,这是要去哪里啊。”
    申经遂跟他说了一番。说今日天色已晚,已经安排车队在站外休息,他们几个当家的想在驿站住一宿。
    说着从怀中掏出二两银子,交到他手上道:“些许费用,还望大人帮着安排下为好。”
    那驿丞刚要接过,看一眼陈卿,立马又推让起来,连声道:“不敢不敢,这个我……”
    陈卿见状,上前从申经手中拿过银子,亲自交到他手上道:“胡大人不用担心,收下就是,你们也不容易,这些我都知道的。”
    胡驿丞又推让下,支吾半天才收下。拱手道:“既然这样,时候不早,我这就去安排,给陈大人和几位当家的准备点吃的。”说着转身离开。
    很快他们便被几个驿卒安排到了馆舍中歇息。
    不一会儿,两个驿卒将几盘饭菜端了上来。
    陈卿看时,两个盘子上各放着一个大大的饼,色泽金黄,另两个盘子却是放着酸菜。
    一看这食物,他顿觉饿的很,也顾不得许多,直接探手取过饼来就吃,咬了一口,吧唧下嘴道:“这什么饼,真脆真香。”
    申经也拿起饼来,就着酸菜吃一口道:“这是酥丝面饼,本地老百姓常吃的一种饼,也叫半疙瘩。”
    “半疙瘩?”陈卿抹抹嘴道,“怎么会叫这么个名字。”
    申经道:“这种饼,是把发酵后的面掺入干面粉和碱,揉匀扎透,制成椭圆形饼子胚,然后一切为二,放在鏊上用炭火烙烤而成,因是只有半个饼子,所以这么叫。”
    “这你都懂!”陈卿见他连一块面饼的制作工艺都能说上来,这下更是吃惊。
    “那是。”申经骄傲道。“咱们出门做生意的,对什么都好奇,见了就忍不住想问问,琢磨琢磨,都成习惯了,呵呵。”
    陈卿向他投来敬佩的目光。“要说你们商人,还真不简单。”
    说着又夹一口酸菜到嘴里,吃的津津有味,半晌道:“那,这个酸菜,可是有什么讲究吗?”
    申经见他跟个孩子一样问个不停,笑道:“这个,倒没啥讲究,本地人都会做。不过说起这酸菜,我知道襄垣县有个米坪村那里做的酸菜最好,酸脆可口,吃的很过瘾。”
    陈卿这下佩服的五体投地,拱手道:“服了,服了。”
    饭饱之后,他望着窗外无边的夜色,发了一阵呆,忽的转身道:“申当家,你说当年于谦于大人有没有在这里住过,有没有吃过襄垣的半疙瘩和酸菜啊。”
    申经笑笑,正要回答,听到咚咚的敲门声。
    胡驿丞进来道:“两位还没睡,申大当家,我有几句话想跟你说,方便出来一下吗?”
    申经笑着跟他出门去。
    陈卿正在屋内打哈欠,恍惚听到他们说什么劫匪,危险之类的话,心头怦然一跳,困意顿消。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