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访后院所见触目惊心 对商人陈卿捉摸不定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陈卿骑马从洪梯子向西行了六十余里,到了青羊寺义军总营,唤来堂叔陈迁,问他那管财货交易的王四如今可在。陈迁说他刚从外地回来,陈卿便让他带自己去找他。
    陈迁道:“卿儿你如今是咱义军的大帅,招呼一声我让他过来就是了,何必亲自去找。”
    陈卿道:“左右闲来无事,你告诉我他住哪儿,我去会会他。”
    陈迁支吾半天,闪烁其词道:“这个,他兴许又出去了,咱们这三个县毕竟这么大的生意管着,他呆在家里的时候很少,要不我先过去看看,在的话叫他过来就是。”
    陈卿看他说话的样子含含糊糊的,更觉得有什么事情,不悦道:“我说了去看他,你前面带路就是。堂叔,这是军令!”
    陈迁一听军令俩字,心里一抖,不由得想起他处置贾大头时的六亲不认,那么一个从小玩到大的伙伴,他说杀就杀,眼睛都不眨一下,他赶忙恭恭敬敬道:“大帅,请!”
    陈卿跟在陈迁身后沿着山路下山,一路向南,过了他家的村子石埠头又走了大约五里路,来到一个叫圪台村的村子,这村子因坐落在半山腰的一个面积不大的平台上,故称圪台,在他印象中,村里人口不多只有三十来户,全村都是窑洞,土坯房都很少见,村子靠山,土地多在山上,贫瘠沟壑,百姓常常吃不饱饭,还不如他们石埠头。
    但这次一进村子他差点迷了路,眼前的景象简直可以用震惊来形容。
    他印象中全村那坑坑洼洼,一到下雨就泥泞的寸步难行的土路变成了一条青石铺就的巷道,由村口低落处向着里面高阶梯处延伸。道路两侧一排排的土墙灰瓦房,依坡势错落排列着,连村子背后的山都不似从前记忆中那样光秃秃的,郁郁青青,似乎还能听到流水声。
    陈卿沿着那道路曲折弯转而上,见那路或石条筑阶,或石板铺坡,或石子墁,忽高忽低,错落无常,游走其间大有曲径通幽之美。
    一开始是陈迁带路,走到村口,他便乖乖跟在了陈卿后面,看着他震惊的说不出话来,自己心里则是扑通扑通跳个不停。
    陈卿黑着个脸,回头看一眼陈迁,陈迁赶忙又上前把他往上引,两人直走到那村子山腰最高处,远远看到一座四合大院,院门上精美的石雕门楼,厚重的木门,飞起的前檐,再看到大门右侧的拴马石上拴着八匹好马,更是把他惊得瞪大了眼睛,回头冷冷的看着陈迁。
    “这是谁家院子?好大的气派啊。”
    陈迁诚惶诚恐,吓得话都说不出来。
    “圪台村,这个村子离咱们村很近,我小时候常来这一带玩耍,以前去潞州也常经过这个村。我印象中这个村不是这样的啊,还有这大院,他们村有这院子吗?怎么,最近出土财主了?”
    他话还没说完陈迁已经扑通一下跪倒在地上道:“卿儿你听我说,这个是……”
    他们正说着,远远看到院子里走出来几个人,陈卿一把拽起陈琦躲到一旁的一棵枣树下,示意他不要说话。
    他远远看到那几个人穿绸着锦,衣着鲜艳,正在院门口和一个穿着灰布直身的男子拱手告别,那男子其貌不扬,穿着也很朴素,但看样子他才是这里的主人,而那些穿着华丽的人反而很客气,一口一个王兄的叫着。
    一人临出门,边上马还吟咏道:“官柳青青匹马嘶,回风暮雨入铜鞮,佳期别在春山里,应是人参五叶齐。”
    “要么说这唐朝诗人写的诗那真是个好,你说人家这水平,几句话那是意境无穷啊。尤其是最后一句,这个人参啊,啊,王兄,兄弟我今天专程登门来访,这可是个要紧事,上面很多人等着要呢,你可得给咱上点心啊。”
    王四笑道:“放心吧刘掌柜,就冲您这些年对咱们青羊山这份情,您的事我能不放在心上吗?”
    那人笑道:“好好,王掌柜够意思,我刘青云先谢过了。记住,一定要紫团参,人家上面那可是点名要这个,别的人参都看不上,就要这个,要三百斤,一斤不能少!”
    王四刚还一张笑脸,这下忽然脸一拉道:“刘掌柜,我不是说了吗,虽说咱义军占着壶关,紫团山完全在咱们手里,可那地方近些年砍伐严重,加上战乱和之前官府不断索取,参园一共也产不了多少人参了。您要的量太大,上好的紫团参我满共就三百斤,多少人排队等着呢,怎么可能都给你呢?”
    那人刚上马又下来,沉声道:“这个兄弟啊,你怎么也得帮哥哥这把啊,我这上头可都是些达官显贵,谁都得罪不起啊。你要是嫌价钱低,那都好说,钱不是问题,量你必须给我弄够,不管你想什么法子,我就认准你了,谁让紫团山你们说了算呢,我不找你找谁,想想办法,哈。”
    王四做出一副很难为的样子,还是摇头道:“老兄啊,你这是为难弟弟我啊,这样,两百斤!这已经是我能给你的最大量了。你也知道咱们这边这些年生意做的大,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