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沈王丧礼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人,个个身着黑袍套着素服,这时便看到那太监抢先几步,走到灵堂前正中,目视前方,高声唱道:“大明沈藩庄王祭礼开始,皇室诸王依次致奠,先请秦王府致祭,秦王派世子亲祭沈王爷!”
    这时陈卿看到一个身形俊朗,年龄约在二十岁上下的少年双手高高捧着一个匣子,身后跟着两个宦官模样的人一同上前,在王府太监的唱声下,完成着奠帛、献酒、读祝、举哀的仪式,最后上香接连三拜方才退下。
    紧接着,
    “晋王府致祭!”
    “周王府致祭!”
    “楚王府致祭!”
    “齐王府致祭!”
    “鲁王府致祭!”
    “蜀王府致祭!”
    ……
    每个王府派来的代表都上前进行着一套同样的仪式,足用了一个多时辰,各王府祭奠的仪式才算完成。
    陈卿本以为接下来该进行出殡仪式了,正屏气凝声,谁知那执拂的公公清清嗓子,继续唱道:“朝廷各王府祭奠毕,沈府各王爷致祭!”
    “陵川国诸位王爷携家人祭!”
    他话音落下,陈卿看到宫门外走过来十几人,都穿着大孝服,掩面哭泣而来,到了灵堂前,先是上香献上祭礼,接着便开始跪地的跪地,扶棺的扶棺,放声痛哭起来。
    “平遥国诸位王爷携家人祭!”那公公继续唱道,又是好些人进来哭祭。
    “黎城国诸位王爷携家人祭!”
    “稷山国诸位王爷携家人祭!”
    沁水国诸位王爷携家人祭!
    沁源国诸位王爷携家人祭!
    清源国诸位王爷携家人祭!
    辽山国诸位王爷携家人祭!
    内丘国诸位王爷携家人祭!
    唐山国诸位王爷携家人祭!
    宜山国诸位王爷携家人祭!
    宿迁国诸位王爷携家人祭!
    吴江国诸位王爷携家人祭!
    定陶国诸位王爷携家人祭!
    云和国诸位王爷携家人祭!
    武乡国诸位王爷携家人祭!
    永年国诸位王爷携家人祭!
    一连串的名字过后,诺大的灵堂灵台下竟然有两百多人跪地哭泣,哀嚎声声如摇山震岳一样轰然。
    那太监喊得嗓子都沙哑了,陈卿也听得一阵头晕。
    他依稀记得之前听张安说起过,沈王一支从简王朱模开始繁衍,支系繁多,每一位亲王都有好几个郡王,郡王下面又有数量不等的镇国将军,镇国将军下面有辅国将军,辅国将军下面有奉国将军,他们下面还依次有镇国中尉、辅国中尉、镇国中尉等子孙,这些人都是沈王的直系亲属……
    可真没想到从永乐年间到现在也就不到百年时间,他们的子孙居然如此浩大,光是各种爵位的王爷竟然有上百位。
    “这些人可是生下来就吃着朝廷的俸禄,从亲王禄米每年万石、郡王两千石、镇国将军一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奉国将军六百石,镇国中尉四百石,辅国中尉三百石,奉国中尉两百石,听说郡主、县主这些王室的女儿主及驸马还有数量巨大的禄米……
    张安曾有一次跟他在闲聊时扯起这些,当时陈卿就觉得很震惊,他也一直记得有一年王府各王爷领取禄米的场景,那场面就像赶集一样热闹,黄灿灿白花花的米上秤的上秤,上车的上车,让多少人看着眼红啊…
    “我的老天,这每年光养活他们就得多少粮食、多少银子!”陈卿心想着,不由得想起来前家乡的惨象,很多乡亲连饭都吃不上,连种地的粮食都没了,而王府,居然有这么多各种王爷,他的心里第一次对这种场景生出一种厌恶,甚至一种深深的憎恨。
    待到王爷直系亲属祭奠完毕,已经到了午时,陈卿看到各种送葬的仪仗已经打了起来,即将出发,却又好像在等什么。
    果然没多久,宫门外再次传来两声锣响,锣声洪亮,显是有贵客到来,不一时陈卿便看到那世子府的王公公急匆匆跑过来,到了世子身边小声说几句什么,然后转身大声道:“圣旨下,诸王接旨!”
    在世子的带领下,灵殿前瞬时白花花跪倒一片。
    这时一个尖嘴圆脸的太监从门外缓缓走到灵堂前,手中展开一卷圣旨,朗声读道: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闻老王爷仙逝,连日来不胜悲戚,日前已然下旨,令工部亲制上等梓木为棺,以为王爷做万年安息之用,并辍朝七日以示哀悼,今日朕再亲笔书写碑文一幅,专程送往王府,为老王爷致哀,望王府诸亲节哀顺变!钦此!
    “臣等,谢吾皇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原来他们在等的是皇帝亲笔写的碑文啊。”陈卿这才明白过来。眼看着那公公将碑文交给世子,世子当面览之,高声诵读,文中对老王爷赞誉之高,让下面各位王爷听的更是痛哭流涕,直谢皇帝隆恩。
    直到这时,陈卿才看到一个身着黑色长袍的执事官上前铺设好褥位,让世子捧起一幅刚才道士们送上的神帛,率领众人上前下跪,然后将神帛置于褥上,再跪拜行礼交给执事官放于棺木后,这才望见灵车出发。
    浩浩荡荡的丧葬队伍从王府开出,陈卿和张知道夹杂在庞大的送葬队伍中,很快便被淹没。
    灵车沿着潞州城的大街,一路向东而去,沿途随处可见路祭的祭棚,祭棚旁的旗幡上写着搭建者的名字,从天子代表到天下各亲王代表,潞州地方各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等密密麻麻足有上百个,铺天盖地、将整个州城变成了一片白色的海洋。
    这场景,就像天地间下了一场久违的大雪!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