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秋高气爽的季节,天地本是一片清新,但对山西新任巡抚江潮来说却比酷夏还要苦闷。他怎么也想不通,自己甫一上任便不辞辛苦亲赴潞州,辗转河南,促成合兵,后又亲自到太原卫调出号称山西第一精锐的太原左卫官兵两千五百多人,还特意安排了都指挥使霍锦亲自指挥。如此兴师动众,费尽心思,怎么就能败了,而且败的一塌涂地。
他听到战报后一度不敢相信,憋了一肚子火气无处发泄,速命霍锦回太原向他汇报情况,没想到霍锦派人回复说自己在战场受了重伤需要休养便直接回家了,关于战败只说中了敌方埋伏,别的再没有多说一个字,江潮气得肺都快炸了,大骂竖子无能。
他本想着再等等看看东线那边战果如何,谁知道没几天便听到了,河南官军连山西都没走到便差点全军覆没的消息,这下他彻底傻了。
战前兵部一再的催促出兵,战后则一再的催促战报,这要是让兵部知道了他们的出兵就这个结果,那朝廷还不要了他们的顶戴!
江潮想想就害怕,上任巡抚就是死在了兵事上,他可千万不能重蹈这个覆辙,于是他秘密给河南巡抚蒋瑶写信,两人约定统一口径,于是山西河南方面给兵部发去的战报就成了这样。
“大明嘉靖四年秋,山西、河南两省就共同剿灭青羊山叛匪事达成一致,双方约定同举大军,由山西都司兴兵东向,而河南官兵兴兵西向,东西夹击,迫贼鼠窜,而后图之,然山西兵至中途,知敌不深,为首将领大意之下,中了埋伏,损兵折将二百余人,河南官军则被太行天险洪梯子所阻,敌人抢先占领恃险顽抗,官军寸步难行,无奈班师,双方约定明年秋后继续合作,必仔细研究对策,务求毕其功于一役。山西巡抚都御史江潮,河南巡抚都御史蒋瑶共同致上!”
这道奏疏回文很快就传到了兵部左侍郎胡世宁的手上。
自从今年六月份兵部尚书金献民致仕,兵部事务现在完全由他主持,胡世宁曾长期主持军务,为官清廉,明察秋毫,看到这封战报后便有所怀疑,怕是两省巡抚说了假话,他秘密派人下去查证,又想方设法找到参战归来的军士问询,终于确定了自己的判断。
就在他准备将此事写专折奏明嘉靖皇帝的时候,青羊山陈卿又给他送来了一个超级神助攻。
自从大破山西河南联军,青羊军不仅声震三晋,连附近的河南河北甚至山东都为之震恐,河南河北的很多流民百姓听说后纷纷翻山越岭前来投奔义军,大家都把青羊山起义视为流民起义,把陈卿当做流民英雄一般膜拜,越来越多的农民流民加入青羊军,青羊山不到一个月时间聚集起兵士两万余人,更加吓得潞州地方官府关门闭户,谈之色变。
手上有了这么多兵马,青羊山财政顿时捉襟见肘,眼瞅着养活不了这么多人,陈卿慢慢接受陈相建议,开始陆续在最先占领的地区收税,同时令王四加大贸易互市力度,即便如此还是时常发生各区域为粮饷争执不已的事情。东西南北四大营自视分兵在外,劳苦功高,四大首领之间也常为粮饷问题争的面红耳赤,把个陈卿整的焦头烂额,而流民们历经辛苦前来投奔,有的眼瞅着就要饿死,他又不忍拒绝。
这时以平阳子为首,众首领纷纷建议陈卿趁胜扩大地盘,以青羊军今日之威夺取整个潞州城也不在话下。
陈卿一开始还听不进去,任谁说都置之不理,他怕动作太大会引发朝廷忌惮既而兴兵讨伐,然而时至今日,朝廷显然已经知道这里的事情,山西河南两省联合出兵便是兵部奉旨下的谕令。
“既然如此,朝廷早晚会来报复,这么多流民百姓加入,一个个望眼欲穿,如嗷嗷待哺的婴儿,眼瞅着就要容不下,不如索性放开胆子,能多活几个人算几个人。”他终于下定决心迈出起义以来最大的一步。
他召集各路首领齐聚帅帐商讨下一步行动。在会上,他不同意现在就去攻打历来是军事重镇的潞州城,却同意先取潞州周边,将基本已经全部占据的潞城县和占去大半部分的壶关县、黎城县三座县城先打下来,这一决策迅速得到了众将领的全力支持。
于是接连几日,青羊军大营灯火通明,各首领共同商议夺取三座县城的大计,每个人脸上都兴奋的跟打了鸡血一样。
陈卿做战略部署,他说道:“潞城是生养我之地,也是我们青羊山所在,当由我和两位副帅亲自带兵攻克,壶关则由副帅李杰带兵攻克,黎城交给北大营冯大川。”
他想的好好的,李杰算半个壶关人,对那里颇有感情,冯大川虽是响马出身,却颇识大体,这样安排最为妥当,可避免兵士进城后滥杀无辜,没想到此议一出立即遭到部分将领反对。
大家纷纷表示,如此攻城大事怎可让大帅副帅亲自冒险,该交给他们去干,暗地里却不免有各自的小心思。要知道要攻占一座县城,这是多大的功勋,又是多大的买卖,谁不想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