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开山宗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乞丐老妇当即怪叫一声,也不敢疼痛,后退着将刺入身体的长剑脱离开来,捂着伤口,放肆的在天师府门口大喊大叫,哭爹喊娘起来。
    这就难办了。
    本来天师府就是对外开往的,加上道门大会开办在即,数以百计的道门弟子全都经过这里。
    一路上,不少精锐弟子驻留于此,指指点点,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只能靠猜测,想出了一串情感大戏。
    正所谓家丑不可外扬,这老妇人丝毫不给天师府面子,即便受了伤,也不肯服软,竟然像是个滚刀肉一般,在地上乱蹬乱踹,哭嚎不已,活生生像是个不懂事的小孩子。
    见到乞丐老妇如此模样,她身旁的七八名小乞丐以及两三名老乞丐,也都装模作样的哭天抢地,弄得这天师府的门口,好不热闹。
    我被气的嘴角微微抽搐,想走上前将她拎起来,扔出去。
    刚这么想,我却发觉不妥。
    乞丐老妇,带着一帮子小乞丐和老乞丐,肯定是有缘由的,我若是贸然做出不好的举动,日后算计起来,天师府可能落了下风。
    更何况,我若是做的不好,将来这个锅,可得是我背。
    我这人最讨厌背锅,自然不能让她如意。
    当即将道天长剑抛了出去。
    按照我的想法,道天长剑在哭天抢地的乞丐前,用剑尖在地上划出一个圈,正好将这些乞丐们圈了起来。
    这圈上冒出金光,形成一个与世隔绝的金光罩,任凭乞丐们如何闹叫,旁人也听不到半点声响。
    过路的人一瞧,只道是一群泼皮在这里乱蹬乱踹,给众人以哄笑。
    乞丐们的举止滑稽至极,叫人面露不屑,任凭他们如何乱闹,周遭路过的人,也只当是个笑话来看。
    闹了起码有半个时辰,那乞丐老妇,以及那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乞丐,都有些承受不住,开始大口喘着粗气,动作幅度也减轻了许多。
    倒是那七八个小乞丐,连滚带爬,来回翻滚,正闹的起劲儿,闹来闹去,倒像是非主流在跳街舞。
    当然,这里没有侮辱街舞的意思,更没有瞧不起非主流。
    只是大家可以想象,一群留着长毛的年轻人,将头发染成夸张的粉色或紫色,在满是石灰的地方疯狂坐着托马斯回旋的动作,引得众人哄笑不已。
    闹来闹去,人们也都看够了,天师府门口的人,也就渐渐少了起来。
    我看着这些乞丐们作妖,嫌站的累了,便坐在门槛上,叫外门弟子出去买些煎饼果子和豆浆,一边吃一边看,别提有多畅快。
    那老妇人发觉势头不对,眼珠子滴溜溜的转,一挥手,怒骂了一句,“没用的东西,都被闹了,咱们被人看了笑话!”
    “没事,没事,道家人以慈悲为怀,乞丐也是人,我们一视同仁,不会看你们笑话的,只是你们卖力表演,倒是让我们这些做弟子的,欣喜的很,倒是要谢谢诸位的卖力表演了。”
    一边说着,我站起身,拍了拍屁股,迈着张狂嚣张的步伐,走到乞丐老妇面前,将兜里剩下的一个钢镚,仍在了她的面前。
    “你...你!”乞丐老妇气的胸口剧烈起伏,“你拿我们当乞丐了?”
    “难道不是么?”我皱了皱眉,“方才我还亲耳听见,你拿着个破碗,管我们要饭,说是再不给吃的,可就要饿死老家伙们了。”
    我回头望了一眼其余弟子。
    其余弟子也都小鸡啄米似的点了点头,“没错,师兄,他们的确是要饭的。”
    “还是个臭要饭的!”
    “我看不尽然,他们还是亡命之徒,伤了王师妹,咱们实在是要向他们讨要个说法!”
    众弟子七嘴八舌,气的老妇更是上气不接下气。
    我心里喜极,露出嚣张跋扈的表情,从兜里掏出一张百元大钞,仍在了乞丐老妇身前。
    “哝,赏你的,买些好吃的去,天师府讲究个慈悲为怀,到时候出去可别再说我们天师府怠慢了各位。”
    我面无表情的话语,让乞丐老妇哑口无言,眼神中的愤恨,却是越来越浓。
    “不是乞丐,我们不是乞丐!”
    “你拿我们当什么了!”
    “我们是开山宗的,要来找你们天师府的掌门讨要个说法!”
    我心中一惊,嘴角抿起一抹微笑,心道,这些家伙,闹了半天,终于是说了实话。
    不过这开山宗,我似乎有所耳闻。
    我记得天师府后山的某座山头上,有一处大石碑,碑文的文字,我记得清清楚楚: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27。”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