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6金银岛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光彩胡同,从前称棺材胡同,因其名不雅而改为今名,而这里的前王恭厂、后王恭厂胡同,便是明代王恭厂。
    王恭厂位于北京内城的西南隅,原属于工部火药局,后被划归兵仗局,成为皇家的兵工厂,是专门做火药的地方。
    正因为是兵工厂,又是做火药的工厂,所以明代把它安排在城内,而不把它布置在城外。
    毕竟是个机要之地,万不得有失。
    但又怕它爆炸影响皇宫的安全,才把它安排在城旮旯的地方,距皇宫大约有三公里。
    这在当时,大概是皇家和朝廷认为的安全距离。
    王恭厂的设置年代,大约可以和北京城的设置等同,即明永乐十八年,初隶属于工部,后来兵仗局向厂内派出监厂太监一人,另有工匠三十余人,还有一些临时招募来的帮工。
    魏广德倒没有马上说起这里,而是把其他事物安排妥当后,才给谭纶、江治打眼色,等其他人都告辞离开后,魏广德才详细问起王恭厂的情况。
    虽然已经不归工部管辖,但厂里的工匠,其实都是录在工部名录里的,所以对王恭厂的情况,工部了解还是有些的。
    听到魏广德问起王恭厂的事儿,江治回忆片刻才说道:“王恭厂已经划归内廷,不过据我所知,现在王恭厂日产火药约二千斤,储备火药就不清楚了,这要看兵部请奏提走多少。
    但是,估摸着那里怎么也有二三十万斤才是,或许还有更多。
    只是,这得问内廷才知道。
    毕竟缅甸战事是从南京调拨的火药,而北方近些年火药消耗也减少了。”
    说完,江治看着魏广德,有些狐疑的问道:“善贷,你问这个做什么?”
    想到刚才谭纶所说的话,江治以为猜到原因又笑道:“若是担心火药不足,只需知会一声,王恭厂现在的产量并没有足额生产。
    据我所知,年中工部还为那里采购大批硝磺等材料,记得王恭厂最大产量应该在日产六七千斤的样子。
    所以只要需要,就能大量生产。
    每年,工部都要为他们采购大量材料备用。”
    “火药不必忧虑,据我所知,兵部库房就还有未发出的火药十余万斤,这批火药大部是准备发往山东,给东海水师训练所用的。”
    谭纶也开口说道:“若是需要,可缓缓再拨付出去就是了。”
    “兵部的火药也存在城里?”
    魏广德闻言,看向谭纶,问道。
    “是,为了保证安全,火药都要存放在内城。
    这批火药提出来时间不久,按制半月内就要安排发运,兵部库房里平时储存的火药很少。
    毕竟,每次提取火药,都要申报核准后,才可以提货,很是麻烦。”
    谭纶说道。
    “兵部库房里为什么需要存储少量火药,难道是京营所需?”
    魏广德又追问道。
    “不是,兵马司、城防所用。
    京营的火药都是报上去,直接从厂里提取运到城外大营存放,但是一般数量也不多,平常也就是存放一、两万斤而已。”
    谭纶解释道。
    “善贷,为何你今日追问起王恭厂的事儿来,那是内廷的差事儿,咱能不管就不要管,需要的话报上去走程序就好。”
    江治提醒道。
    “几十万斤火药存放在城里,诸位难道不觉得很危险?
    那可不是几颗鞭炮,砰砰就炸,而是一旦出事儿,就是轰的一下子。”
    魏广德看看两人,也不遮掩他对城里储存如此之多的火药的担心。
    “不至于,火药的威力,那里办差的人都知道,平时都是小心谨慎对待的。
    都百余年了也没有发生过什么不测,善贷多虑了。”
    江治一听魏广德是担心这个,马上就笑道。
    谭纶没马上说话,思考片刻才说道:“过去军中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因为保管不善出现过失,不过,那都是极其偶然的事件,看守谁不知道责任重大?
    何况,正如舜卿所言,王恭厂建厂百余年,还真没出过闪失。
    善贷应该是多虑了,不过,陛下大婚期间,倒是有必要提醒下各处火药存放点严加看守。”
    “有没有可能,将火药存放安排在城外,比如在京城附近建立卫城存放?”
    魏广德忽然开口问道。
    江治闻言很快就摇头说道:‘早年间那里还是我工部督造,后来直接划入内廷,意思难道善贷看不出来吗?
    陛下要直接管控火药生产和调拨,那东西是军国利器,不容有失。
    若是存在城外,估摸着怕是鞭长莫及,就算是在内城,当初都不放心,还从工部手里要过去。”
    “建立卫城,由御马监负责看守,又如何?”
    魏广德继续提议道。
    “朝廷若是给银子,工部自然责无旁贷,可惜..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