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
>“昔者,强权以刀立约,以血定法。今吾立国,不以族分人,不以信仰判善恶。凡愿共建秩序者,皆为同胞;凡愿共享知识者,皆有席位。
>君士坦丁堡不属于某一王朝,而属于所有曾在此仰望星空的人。
>若穆斯塔法欲战,我必应之。但我更愿他明白:时代已变。
>铁骑终将锈蚀,唯有制度长存。
>来吧,不是作为敌人,而是作为未来的同路人。”
诏书抄录百份,由信鸽、电报与快马同步传往四方。更有说书人将其编为评话,在市井街头吟唱;印刷坊制成木版画,孩童争相收藏。
一个月后,春风拂过海峡。
穆斯塔法大军果然南下,但在恰纳卡莱遭遇暴风雪,补给中断。更致命的是,三支先锋部队临阵倒戈,宣布效忠“罗马汗国”,理由竟是“家中老母收到昭武寄去的冬衣与粮票”。
与此同时,安东尼奥率舰队封锁达达尼尔,利用雷达提前侦测敌情,连续击沉七艘运兵船。赵元昊远程操控设在悬崖上的电磁炮,精准轰击敌军营地,令对方惊呼“天罚降临”。
最终,穆斯塔法被迫撤军。
但他并未放弃。他在布尔萨发布反击文告,却意外提及一句:“朱和塾若真求和平,何不迎娶奥斯曼公主,结秦晋之好?”
此言一出,朝野哗然。
朱和塾闻之,先是愕然,继而大笑。
当晚,他召集内阁商议。伊琳娜低声问:“你打算怎么办?政治联姻虽老套,但或许能暂缓战事。”
朱和塾望着窗外星空,缓缓道:“我可以结婚,但不是为了妥协,而是为了融合。”
三个月后,一场震惊世界的婚礼在君士坦丁堡举行。
新娘并非奥斯曼公主,而是来自波斯萨法维王朝的女学者**蕾米拉**??她精通天文学、精通三种语言,曾在伊斯法罕天文台任职,因主张“地球绕日”而遭宗教法庭通缉,被昭武特工救出。
婚礼在新亚历山大图书馆举行,仪式融合汉礼、波斯传统与拜占庭祝祷。朱和塾身着玄色长袍,胸前佩戴双头鹰徽;蕾米拉披着星纹纱巾,发间缀满水晶星辰。
他当众宣誓:“我娶的不是某个国家的女儿,而是人类求知的勇气。”
这场婚礼被称作“文明的婚典”。罗马教廷再次谴责,称其“亵渎神圣婚姻”;但巴黎大学却授予蕾米拉荣誉博士学位;印度莫卧儿皇帝派人送来贺礼??一本牛顿手稿的梵文译本。
婚礼次日,朱和塾颁布新政:设立“科学骑士团”,授予杰出科学家终身爵位与自治研究权;启动“万卷西译工程”,派遣百名译员赴欧洲搜集失落典籍;同时宣布,五年内建成第一条连接君士坦丁堡与昭武城的高速铁路。
赵元昊终于成功试运行蒸汽机车。当第一列“光启号”鸣笛驶入车站时,万人空巷。车上挂着横幅:
**“这条铁轨,通向未来。”**
某夜,朱和塾携蕾米拉登上圣索菲亚钟楼。远处海面,舰队巡弋如常;城内灯火通明,电报线在风中轻颤,传递着来自开罗、德黑兰、里斯本的消息。
他再次取出那枚铜钱,轻轻抛起。
它旋转着,闪烁着,落入掌心。
正面朝上。
他笑了,握紧妻子的手:“我们才刚刚开始。”
风从博斯普鲁斯吹来,带着咸涩与希望的气息。在这座千年之城,新的纪元,正缓缓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