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七、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真翻开记事册,“他们说,黑暗中最怕的不是寒冷,是沉默。”
    白凌哼了一声:“那就让墨言去,反正他话少,适合装高深。”
    墨言瞪她一眼:“我去可以,但得带酒。”
    林泽笑着摇头:“我去吧。我想亲眼看看,那群人在风雪中点灯的样子。”
    “你刚回来!”容真皱眉。
    “正因为回来了,才更要立刻出发。”林泽望着炉火,“有些事拖不得。光明一旦熄灭太久,重新点燃时,总会有人质疑它是否值得。”
    那一夜,他们聊到天明。
    第二天清晨,林泽再次收拾行囊。临行前,容真交给他一封信,封口用的是她母亲坟前的土混蜡封住。“给那些还不敢醒的人。”她说。
    他郑重收下。
    此次北行,穿越戈壁、横渡冰河,历时月余方抵雪原边缘。沿途所见,令人心悸又欣慰。许多村庄外墙刷上了标语:“宁可失眠,不愿失忆”“痛是活着的证明”“我们不要永恒的和平,我们要真实的夜晚”。更有甚者,在村口立碑,刻下全村人的共同誓言:“凡自愿服用忘忧丹者,死后不得葬入祖坟。”
    抵达守夜人营地那日,正值极夜降临。
    方圆百里不见星月,唯有营地中央一座高塔燃着熊熊篝火,七名牧民轮值守夜,每人执一刻钟,不得懈怠。林泽加入其中,站在寒风中握紧火把,感受着火焰在睫毛上结霜的刺痛。
    午夜时分,一名年逾六旬的老者走到他身边,低声问:“你是桃树坡来的?”
    林泽点头。
    老人颤抖着手从怀中掏出一本破书??竟是手抄的《无命经》,页角焦黑,似曾遭焚烧。“我儿子死在这本书上。”他说,“二十年前,他因传播此书被净化。临死前,他对我说:‘爹,我不怕死,只怕你们忘了为什么活。’”
    林泽无言,只能将手覆上老人的手背。
    “现在,我想通了。”老人抬头望向漆黑苍穹,“我不是为了复仇才守夜的。我是怕有一天,我的孙子问我‘爷爷,星星是什么’,而我只能说‘我不知道,因为我睡着了’。”
    林泽心头剧震。
    次日,他在高塔之下开设讲习班,不讲功法,不传秘术,只问一个问题:“你最后一次为自己做决定,是在什么时候?”
    第一天,无人回答。
    第二天,有个少年怯生生地说:“三天前,我拒绝吃族长赏的药羹。”
    第三天,一位妇女红着眼眶说:“昨晚,我告诉丈夫我不想再生孩子了。”
    第四天,全场六十人,四十八人举手发言。
    林泽记录下每一句话,准备带回桃树坡编入新版《试错录》。
    一个月后,他启程南归。途中路过一座废弃驿站,发现墙上有新刻的字迹:
    “祝你继续倒霉。”
    字体歪斜,却透着倔强。
    他笑了,顺手在旁边补了一句:“愿你不被好运收买。”
    回到桃树坡时,已是春深。
    醒心台扩建了一倍,新增了“忆廊”??一条挂满纸条的木架长廊,每一张都写着一段不愿遗忘的记忆。有的写着“我背叛过朋友”,有的写着“我曾想自杀”,还有一张特别小的纸条,画着一个笑脸,下面写着:“今天我没吃药,但我哭了,我觉得很好。”
    林泽缓缓走过忆廊,指尖轻抚那些泛黄的纸页,仿佛触摸着千万颗跳动的心。
    当晚,四人再度聚首。
    白凌举起酒杯:“敬所有不肯安睡的人。”
    墨言难得附和:“敬所有摔过跤还敢走路的人。”
    容真轻声道:“敬所有宁愿痛苦也不愿撒谎的人。”
    林泽没有举杯,只是凝视火焰,低语:“敬所有知道明天可能失败,却仍愿意睁开眼睛的人。”
    话音落下,屋外忽有钟声响起??那是新建的“醒钟”,每日寅时敲响七下,提醒世人勿堕沉梦。
    此后三年,天下渐变。
    十城联盟成立“思辨议会”,规定任何重大决策必须经过三轮公开辩论方可施行;三大书院联合发布《情绪宪章》,宣告悲伤、愤怒、悔恨皆为人权组成部分;甚至连一些曾效忠衡轨的理使后代也开始发声,呼吁重建“容错机制”。
    然而,暗流亦未停歇。
    某夜,林泽收到密报:南方某地出现新型药物,名为“悦忆剂”,能让人主动美化过往创伤,甚至爱上曾伤害自己的人。更有甚者,一批自称“终静者”的团体开始宣扬:“既然痛苦不可避免,不如让我们爱上痛苦本身。”
    林泽看完信笺,久久不语。
    次日清晨,他召集众人,宣布重启“试错巡行”??由四人分赴四方,深入民间,记录真实,传播理念,同时甄别新型精神控制手段。
    “这不是战争。”他说,“这是教育。一场关于‘何为真实’的漫长教学。”
    出发前夜,四个孩子来到他们面前,请求同行。
    一个是曾在刑场边听演讲后立志学辩的少年;
    一个是母亲死于忘忧丹的母亲遗孤;
    一个是天生盲眼却坚持要用耳朵记住世界的少女;
    还有一个,是当年在破庙外怒斥安乐会的青年,如今已成讲师。
    林泽看着他们,忽然觉得,或许真正的传承,并非物质与功法,而是那种明知前路荆棘遍布,仍愿伸手拉别人一把的冲动。
    “你们确定要走这条路吗?”他问。
    少年答:“如果不说真话会让我变成怪物,那我宁愿做个笨拙的普通人。”
    林泽点头,允其随行。
    巡行之路漫长艰辛。他们在瘟疫村中目睹亲人抱尸痛哭而不施“无忧香”;在书院辩论会上驳斥“情感应被算法管理”的言论;在边陲小镇阻止一场集体服药仪式,靠的不是武力,而是当场朗读一百个真实故事,直到有人开始流泪,有人撕毁药包,有人跪地大喊“我不想忘了我妈的样子!”
    一年后,巡行结束。
    四支队伍各自归来,带回三千余份口述记录、二百七十六种新型精神干预手段样本,以及最重要的??三百零七个愿意站出来讲述自己伤疤的年轻人。
    林泽将这些整理成册,命名为《人间证词》。
    他在序言中写道:
    “我们不是英雄,也不追求完美。
    我们只是拒绝让‘幸福’成为谎言的遮羞布。
    如果你读到这里,请记住:
    你可以软弱,可以后悔,可以崩溃大哭,
    但只要你还在挣扎着说出真相,
    你就已经赢了。
    因为衡轨最怕的,从来不是反抗,
    而是清醒。”
    书成之日,桃树坡万人空巷。
    千盏油灯再次点亮,映照着一张张或苍老或年轻的面孔。有人读完《人间证词》放声大哭,有人默默写下新的纸条投入忆廊,还有孩子牵着父母的手问:“爸爸妈妈,你们有没有后悔过什么事?”
    春风拂过山坡,吹动满山桃瓣,也吹动那本静静躺在石台上的《无命经》。
    书页翻动,恰好停在最后一章:
    “所谓无命,非逆天改运,
    乃明知命途多舛,
    仍以血肉之躯,
    走出属于人的一步。”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