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二、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楼梯道内,欧阳戎经过仔细观察发现,谌佳欣的表情不像是发生了严重事情的样子。
    当然,也有可能是避险,怕被师尊云想衣暗中注视……但是总体而言,欧阳戎觉得谌佳欣没有传来过来什么不妙的信号,这已足以。...
    夜雨如织,江州城外的芦苇荡在风中起伏,像一片无边的墨色海。柳眠坐在回音坊二楼,手中捧着那把自海上漂来的琴,指尖轻轻拂过琴弦,未弹而音已生??一丝极细微的震颤自琴腹传出,仿佛它仍在回应某段未曾终结的旋律。
    窗外雷声低滚,闪电划破天际的一瞬,她看见书案上的《人间未忘录》自行翻页,纸页哗啦作响,停在了那一页新添的篇章:《沈郎中》。可就在这刹那,整本书忽然泛出温润青光,如同春水初融,又似晨雾微透。一道声音从书中缓缓升起,并非人语,却字字清晰:
    “我本一介草民,无权无势,只有一双手、一颗心。若这世道忘了我,也请留我一句真话。”
    柳眠怔住。这不是她写下的文字,也不是老妇人口述的内容。这是沈郎中自己的声音,穿越五十年光阴,借由《人间未忘录》与欧阳戎琴音的共鸣,终于得以重见人间。
    她忽然明白??这本书早已不再只是记录者的手笔,而是所有被遗忘之人灵魂的容器。每一个名字背后,都藏着一段不肯沉没的记忆;每一次讲述,都是对命运的一次轻声反抗。
    她起身走到窗前,推开竹帘。风雨扑面而来,湿冷刺骨,但她眼中却燃起一团火。她取来油纸伞,将琴小心裹好,背在身后,走下楼梯。回音坊的大门吱呀开启,灯火随风摇曳,在泥泞街道上投下斑驳光影。
    今夜是春分后的第七日,按例并无说心会。可当她踏进街角那座废弃的小庙时,却发现已有十余人静坐其中。有卖豆腐的老翁,有守寡多年的绣娘,还有一个总爱蹲在桥头画画的少年。他们都不说话,只是抬头看她进来,目光里有种默契的等待。
    “你们……怎么知道我会来?”柳眠轻声问。
    少年抬起头,脸上沾着雨水和炭灰:“昨夜我梦见一座城,全是光做的。城里有人弹琴,有人讲故事。醒来后,我就听见心里有个声音说:‘去庙里等她。’”
    柳眠心头一震。
    她缓缓取出琴,置于膝上。手指刚触到弦,便觉一股暖流自指尖涌入心口,仿佛有谁正隔着时空,轻轻握住她的手。
    她闭目,深吸一口气,开始弹奏。
    不是《归灯》,也不是任何已知曲调。这是一首从未存在过的旋律,却像是她早已熟稔于心。每一个音符落下,小庙四壁便浮现出淡淡影子??那是无数张面孔,或笑或泣,或怒或安,皆是曾在世间默默行走、最终湮灭无闻的凡人。
    一位老农低声开口:“我想讲讲我爹。他一辈子没出过村,临死前还惦记着要修好村口那口井。他说:‘水清了,人心才不会浑。’可没人听他的话,直到他死后三年,井塌了,淹死了两个孩子,大家才想起他。”
    话音落处,墙上那张苍老的脸微微动了动,嘴角竟扬起一丝笑意。
    接着是一位年轻女子,声音颤抖:“我妹妹七岁那年走丢了。我们找了整整十年,后来听说她被人贩子带去了北疆。去年冬天,我在集市上看见一个乞丐姑娘,冻得说不出话,手里攥着一只破布老虎??那是我娘亲手缝的。我没敢认,怕不是她……可我现在后悔了。”
    她说完,泪水滑落。而就在这一刻,琴音骤然转柔,如月照寒潭,静静包裹住她的悲伤。柳眠不知为何,竟随着心意拨出一段从未学过的变调,宛如母亲哼唱的摇篮曲。
    那女子猛然抬头,惊呼:“这……这是我娘常唱的调子!你怎么会?”
    柳眠摇头,嗓音沙哑:“我不知道。但它自己出来了。”
    众人默然。唯有雨打屋檐的声音,与琴音交织成网。
    这一夜,小庙成了记忆的渡口。十二个人依次开口,说了十二段尘封往事。有人忏悔少年时欺凌弱者的恶行,有人追忆初恋时藏在树洞里的纸条,还有人说起战乱中为保全家性命而不得不舍弃的亲弟……每一段话出口,墙上影像便多一分清晰,琴身光芒也盛一分。
    直至东方微白,最后一人说完离去,柳眠才发觉自己浑身湿透,指尖因久弹而裂出血痕。但她心中却前所未有的清明。
    她抱着琴走出庙门,天光初露,晨雾弥漫。远处传来鸡鸣狗吠,炊烟袅袅升起。她站在泥路上,望着这片平凡土地,忽然泪流满面。
    原来,真正的力量不在仙山琼阁,不在御剑飞升,而在这些无人知晓的角落,在每一个敢于说出“我记得”的瞬间。
    自此之后,每月十五之外,柳眠也开始不定期举办“夜谈会”。地点不再局限于回音坊,有时在荒庙,有时在河畔凉亭,甚至曾在坟场边点灯围坐。人们带着旧物前来??一枚铜钱、一把梳子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