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这诗句,何人所补?(二合一)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高明镜。
    此番文会,只有道门与墨林到场,前者为凸显周朝第一大派风度,后者则更纯粹些:
    墨林擅琴棋书画,与云槐书院气质相似,关系素来不错。
    他又将视线挪移,投向右侧二楼最显眼的一处雅间,便是评委席了。
    相比于其余两派演武的剑拔弩张,文会突出一个风雅,显得气氛融洽许多。
    “咦,这一首有些意思……于文靖,若老夫没记错,乃是翰林院一庶吉士?”
    被尊称为“曾公”,昔日在青杏园中亦担任裁判的白须老者捧起一份诗文,咀嚼再三,笑着看向后者。
    当初与季平安有一面之缘,面容方正,古板的承旨学士今日一身官袍,端坐红木大椅中,闻言笑道:
    “曾公好记性,确乃去岁新晋的后辈,科举文章还算不错,不想诗词也尚可。”
    旁边。
    气质儒雅,头戴方巾的大国手连丛云也看了眼,微微颔首,说道:
    “不过这一轮,槐院也颇为不错,如这一首,便颇有灵气。乃秦乐游所出,张夫子,若我没记错,此人似要代表槐院参与大赏?”
    刷——
    闻言,就连旁边代表皇帝,以“看客”身份坐在此处的鹿国公都看了过来。
    张夫子身穿儒衫,蓄着山羊须,气质儒雅温和,闻言眼角鱼尾纹愈发细密,笑道:
    “乐游、青松,皆乃这一代翘楚,不想连国手也有所耳闻。”
    鹿国公插话道:
    “神都大赏乃九州盛会,我等虽乃一介凡俗,无缘触及大道,却也是在意的。”
    这话的隐藏意思是:
    神皇陛下很在意,且对你们槐院很了解。
    张夫子笑了笑,依旧淡然模样,说道:
    “大赏还在其后,今日文会,只谈风雅。”
    这话隐含意思是:别瞎打听。
    “夫子言之有理。”承旨学士笑道,继而给出自己点评。
    其余人也纷纷写下“打分”,交给小厮传下去。
    连丛云望了下栏杆下方,说道:
    “此番文斗,堪称旗鼓相当,只怕再过几轮,想要决出胜负难了。”
    闻言,在场大儒们也都正色起来。
    别看一个个语气随意的模样,但内里,岂能不在乎输赢?
    可情况也确如连丛云所说,极为焦灼。
    双方诗词文章争奇斗艳,各有千秋,反复拉扯几轮,竟是分不出胜负来。
    说不得,最后还要裁判下场,进行偏帮。
    只是读书人要脸,这种事若能避免终归还是想避开,谁也不想落得个“不公”的名声。
    白须老者感慨道:“之所以旗鼓相当,究其根本,还是水平相似,没有一首足够惊才绝艳,压制满堂的诗作出来。”
    承旨大学士苦笑:
    “曾公说的是,可想写出那种诗作谈何容易?从打国师封笔后,大周文脉便枯竭矣。”
    国师……提起这个名字,在场读书人皆心有戚戚。
    实在是昔年国师肆意挥洒才情,传下名篇太多。
    以一人之力,压制九州文坛数百年,即便追溯过往,先贤们也都显得黯淡无光。
    或许是国师才情太过,以至于养刁了读书人胃口。
    在其封笔后,后世读书人再怎么作诗,也显得平庸无奇。
    这种事并不难理解。
    若有人在某个领域,将技艺才情衍化至登峰造极,令后人只能仰望,生不出超越的心思来。
    便会说,这一领域被其堵死了,后人想要超越,唯有走出新路。
    可新路又谈何容易开辟?
    能辟出新路者,当为宗师,古今宗师屈指可数。
    张夫子虽为修士,但骨子里也是读书人,闻言同样心中一叹。
    再去看双方比斗写下的诗词,也都显得平庸寡淡了。
    就在这时候,忽然文轩楼大门处,一个穿青衫,腰间佩剑,唇红齿白的俊俏书生走了进来。
    四下打望了一圈,钻进了槐院那群人里。
    “韩师兄,你回来了,快坐。新一轮比斗又要开始了,方才秦师兄做出一首……”
    一名槐院书生招手,分享文斗进展。
    韩青松却神色激动,没搭理他,只是说:
    “给我拿来纸笔。”
    前者一怔,心想莫非你也要参战?可没听说韩师兄擅长诗文啊。
    “快点!”
    韩青松催促,等后者拿来纸笔,他笔走龙蛇,飞快在纸上写下三首诗词。
    旋即丢下笔,吹干墨渍,便绕开人群“蹬蹬蹬”朝着二楼走去。
    这意外的一幕顿时吸引了厅中一些读书人的注意。
    但很快的,大家还是将视线挪回了正在抽取新一轮主题的文斗双方。
    ……
    韩青松踩着楼梯,登上二楼,目光一扫,锁定了张夫子。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