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这诗句,何人所补?(二合一)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迈步径直走了过去,守在雅间旁的国公府护卫看了眼对方身上衣着,也没阻拦。
    “青松?你上来作甚?”儒雅随和的张夫子诧异道。
    同时,其余大儒也扭头望来,韩青松顶着压力,拱了拱手:
    “小可冒昧打扰,还望见谅。”
    旋即,他将写下的诗词递过去:
    “夫子,您先看看这个。”
    张夫子愈发疑惑,他是知道韩青松不擅诗词的,不知道他葫芦里卖什么药。
    微微皱眉,抬手一招,那几页纸张便落在手中,展开阅读。
    “清平调……咦……”
    他起先是一怔,目光落在最熟悉的两句诗上,意识到此乃国师残篇。
    所以……是补全的?
    想着,老人才缓缓将视线抬高,看到了上头两句,然后,整个人再次一愣。
    眉头紧皱,嘴唇无声翕动,仿佛在默念着,眼睛猛然一亮,又细细品味了片刻,愈发惊奇。
    不禁抬头看了眼得意门生:
    “这诗句……”
    韩青松提醒道:
    “夫子,还有两篇。”
    张夫子仿佛意识到什么,收回视线,有些期待地翻开下一页,低声诵读。
    呼吸肉眼可见地急促,只觉口舌生津。
    没有犹豫,他再次翻开最后一页,这干脆是一首词。
    而这一次,这位槐院夫子干脆沉浸其中,难以自拔,只低声赞叹:
    “浑然天成……浑然天成……”
    旁边,其余人看到这一幕,好奇心大盛。
    连丛云忍不住问道:
    “张夫子?张夫子?你说什么?”
    后者这才醒转,脸色因激动而泛红,环视众人,沉沉吐了口气,以调节情绪。
    这才将三页纸递了过去,说道:
    “各位都掌掌眼,这补全句子,可否堪称完美?”
    补全?
    大儒们一愣,不禁凑过来阅读,就连对诗词并不很喜爱的鹿国公,也都凑了过来。
    然后……
    所有人脸上,都浮现出与张夫子类似的变化,更有人已呢喃出声: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此句,此一句……”
    旁边一人道:
    “醉后不知天在水这一句才最配,只这一句,整首诗拔高了起码两个层次!”
    又一人双手颤抖着起身,激动道:
    “这首词补的才最绝妙,此一首丑奴儿,百年来尝试补全者不知凡几,却皆不及这一句天凉好个秋浑然一体,依老夫之见,只怕国师原句也便是这个了。”
    “非也,我瞧这一句才乃‘原配’!”
    一时间,整个雅间轰地议论开来。
    这异常的一幕顿时吸引了远处其余人的注意。
    “咦,那帮人干嘛呢,怎么一个个都站起来了,新一轮诗作不是还在写吗?”俞渔白瓷般的小脸上,小眉毛扬起,惊讶问道。
    她身后,端坐品茗的陈道陵也颇为疑惑,低声命童子去打探。
    对面。
    隔着大厅的另外一处雅间里,高明镜也注意到了“评委席”的异常,大画师惊疑不定:
    “去问问怎么回事。”
    他身后的屈楚臣“恩”了一声,也不找其余人,干脆自己去了。
    面带书卷气的钟桐君绣眉扬起,想着方才那名登楼的槐院书生,说道:
    “难不成是槐院拿出了好诗词?”
    可旋即,她又俯身看向下方大厅,分明新一轮刚开始。
    一楼大厅内。
    同样有人注意到了楼上的变化,充作观众的读书人们交头接耳,低声议论,不时有人起身去打探。
    渐渐的,整个嗡鸣议论声竟已清晰可闻。
    正苦思冥想,攥着墨笔的于文靖察觉异样,抬起头来,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槐院席位,一身月白色儒袍,胸口略敞,容貌英俊的“浪子”秦乐游正挥笔书写文章,这时也抬起头,疑惑问道:
    “怎么回事?”
    旁边,一名槐院书生道:
    “不知道,方才韩师兄急匆匆回来,要了纸笔写了什么,送上楼去了,然后就这样了,想来是有关的。”
    韩青松?……秦乐游懵了,好不容易酝酿出的状态与灵感,也消失不见。
    嗡嗡议论声越来越大,每个人都察觉出有事发生,以至于,本该备受瞩目的文斗双方,竟被人们冷落,不再关注。
    楼上。
    一群大儒没有关注底下的议论,在最初的惊诧与喜悦后,终于想起来什么,纷纷抬头,看向肌肤白皙,男生女相的韩青松:
    “此文,是你所补?”
    韩青松这会已经冷静下来了,迎着一群大儒与夫子复杂的目光,深深吐了口气,挺胸抬头,一副傲如松柏的读书人模样。
    淡淡道:“不是!”
    身为读书人,他不屑做那文贼。
    当然,就算他想,可这三首已渐传开,目击者众多,也没办法据为己有。
    不是……那你一脸骄傲是闹哪样……一群大儒无言以对。
    “那是槐院哪位所补?”
    韩青松皱了皱眉,淡淡道:“不是我槐院所出。”
    不是他们……
    以承旨学士为首的一群鸿儒悄无声息松了口气,他们真怕是槐院的诗词,否则的话,有这几首在,他们想偏袒神都都难。
    等等……若非槐院,岂非……
    名为“曾公”的白须老者呼吸一紧,突然生出与那一日青杏园相似的感觉,颤声道:
    “那是何人……”
    韩青松当即,将自己如何在街上发觉人群聚集,又如何询问的经过转述了一番。
    所以,是一名携着三名女眷的年轻公子,为了赢几个不值钱的彩头,随手填补?
    听到这个答案,包括张夫子在内的一群大人物,面面相觑,生出一股匪夷所思之感。
    而就在这时候,文轩楼大门处,突然又有一名读书人闯入,手中挥舞着几张纸,大声道:
    “曾公,曾公在何处,学生有事禀告……”
    白须老者皱眉,认出乃是自己的学生,招呼人放他进来。
    不多时,那名读书人兴奋地跑进来,正欲开口。
    就给后者打断:“可是外头有一年轻公子补全了国师诗词,浑然天成?”
    那学生愣了下,说道:“曾公已知道了么?”
    白须老者摇头,指了指桌上词句,道:
    “这三首老夫已看过,你……”
    学生摇头,说出的话却令几名大儒集体怔住:
    “不是这三首,这个都过时了,如今是第四首、第五首……曾公,眼下外头可热闹了!”
    ……
    错字先更后改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