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相濡以沫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少年犯?!”
    这三个字如同在平静的池塘里扔下了一块巨石,瞬间掀起了轩然大波。
    “少年犯?!”
    “他怎么敢的?!“
    “哎呦,我的老天爷,祖宗啊,他写这个干啥?”
    “这......这题材能行吗?也太敏感了吧?”
    在门口偷偷观望的干部们面面相觑,脸上充满了震惊,不解,甚至是一丝惶恐。嗡嗡嗡才刚结束,这些人都格外的敏感,如同惊弓之鸟一般。
    让他们想不通的是,叶晨作为一个知青,不好好接受再教育,偷偷写这种东西,还寄到魔都去,这胆子未免也太大了!
    文书刘建国一向对叶晨很有好感,可即便这样,他的脸色也变了,失声问道:
    “叶晨!你......你怎么能写这个?这思想是不是有问题?要是惹出麻烦来......”
    刘建国的话没说完,可即便是这样,王满屯的脸色也重新阴沉了下来,他听懂了刘建国的弦外之音。
    只见他盯着叶晨,仿佛是在重新审视这个平日里沉默寡言、埋头干活的知青,过了许久才语气严肃的问道:
    “叶晨,你这小说......写的内容?歌颂还是批判?有没有违规的地方?”
    王满屯问的很隐晦,可即便是这样,叶晨也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但他知道此刻绝不能退缩。他挺直了腰板,语气清晰而坚定地说道:
    “支书,文书,各位领导。我的这部小说《少年犯》,写的是少管所里几个失足青少年的故事。
    既刻画了他们犯下的错误和内心的迷茫痛苦,更着重描写了党和政府的管教干部是如何呕心沥血,不离不弃的教育、感化,挽救他们,帮助他们重新找回做人的尊严和希望!
    小说虽然揭露了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一些根源,但是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呼唤理解,关怀和挽救,展现的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力量和改造人的伟大成就,它传递的是光明和希望!”
    叶辰的这番话,说的是掷地有声,尤其是强调了那几个关键词,让王满屯等一众人的眉毛稍微舒展了一些,但是疑虑却并未完全打消。王满屯指着桌上的信说道:
    “口说无凭!这公函里写的是啥?拆开看看!”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封厚厚的公函上,文书刘建国。在王满屯的示意下,小心翼翼地用裁纸刀划开封口,抽出了里面的信纸。
    展开一看,是编辑部专用的稿签纸,抬头印着醒目的“《魔都文艺》编辑部”,下面是一行行遒劲有力的钢笔字。
    刘建国清了清嗓子,在众人的屏息凝神的注视下,大声念了起来:
    “叶辰同志
    您好!
    大作《少年犯》业已收悉,编辑部同仁反复研读,一致认为此稿立意深刻,笔触细腻,人物鲜活,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较高的文学价值。
    作品直面社会问题,深入剖析青少年犯罪根源,展现了管教干部高度的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传递了改造人,挽救人的坚定信念和温暖希望,实为不可多得之佳作。
    经过编辑部慎重研究,并报请主编钟望阳同志审定,本刊决定在复刊后的第一期(预计1977年10月出刊)显著位置刊发《少年犯》!
    鉴于作品题材特殊,意义重大,为确保思想性、艺术性臻于完善,主编钟望阳同志特诚邀您前来魔都市本刊编辑部,共同商讨稿件修改、润色事宜(往返路费及在沪期间食宿由本刊承担)。
    兹附上正式邀请函及差旅费预支单据,请务必于收到信函后十日内动身前来,编辑部翘首以待,盼与您当面交流!
    此致
    敬礼!
    《魔都文艺》编辑部
    1977年8月24日”
    信纸下方盖着鲜红醒目的“《魔都文艺》编辑部”公章,刘建国念完最后一个字,办公室里瞬间鸦雀无声,落针可闻,所有人都被信的内容彻底震撼了!
    “刊......刊发?复刊第一期?显著位置?”
    刘建国作为公社文书,是贺家湾为数不多的文化人,所以他更懂这里面的含金量,他拿着信纸的手微微颤抖,难以置信地重复着关键信息。
    “主编亲自邀请......去魔都改稿?路费食宿全包?”一个干部喃喃自语,仿佛在确认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不可多得之佳作.......翘首以盼……………”王满屯反复咀嚼着信里那些极高的评价,脸上的严厉和疑虑如同冰雪消融,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惊愕和一种难以言喻的荣光。
    “我滴个老天爷!叶晨......你这文章......这是要登到大上海的杂志上了?还是头一篇?”门口一个见过世面的老会计,激动地拍着大腿。
    “了不得!了不得啊!咱贺家湾要出名了!出大文化人了!”另一个干部兴奋地嚷道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