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僧是愚氓,妖为鬼蜮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又为其注上白话,方便新报刊印。
    江南地域主义,常以一种经济优越感自居,将区域性的经济繁荣,抽象为某种文化优越,乃至人种优越的隐形论调。
    「此论也,貌若嘉经济丶文教之翘楚,实蚀损国族之共体,盖阳明末流所渐,流与国家大义相离之识,其心所藏,非在争权,乃在卸责耳。」
    周子义脑海中回忆着皇帝的措辞习惯,笔下丝毫不停。
    此类论调,看似是对经济丶文化优势的表达,实则是对国家共同体的削弱,是一种在阳明后学的影响下,与国家利益分离的思潮,其目的,不是对权力的争夺,而是对责任的去化。
    「夫江南承庙堂资策之偏厚,享政令优容之红利,物阜而文兴,然当此际,竟生『吾养天下』之妄念,嚣然日炽。」
    堂下官吏如坐针毡。
    方良曙更是乾脆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周子义视若无睹,记写愈发顺畅。
    江南在朝廷的资源配置丶政策倾斜的优容下,获得了物质上的红利,带动了文化的发展,但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江南却诞生了一种「我养了全天下」的想法,甚嚣尘上。
    「每疾言诋度田清丈,怨怼赋税之更张,甚而直诋北省。复欲弱京师之权纲,废赋税之统摄,乃至妄诞财计自理。」
    「混一之疆宇,构为赘疣;赋税之均输,曲为吮血;天下一家之念,浸消为江南重省与北地冗散之苟合,究其根本,盖在家国之心所失也。」
    礼部大堂内的官吏们,终于再也坐不住,上手敷衍一拱,便起身告辞。
    周子义周边几位同僚离去,只觉视野开阔了不少。
    他记得越发迅速。
    这种思潮往往表现为对度田清丈,调整赋税的强烈不满,乃至直接演化为对北方诸省的贬低,继而要求削弱北京集权,取缔赋税统管,甚至妄想财政独立。
    国家的统一,被重构为拖累,赋税的再分配,被解构成吸血,天下一同被逐渐消解为南方优等省份与北方低效单位的临时合夥,其根源,在于国家认同体系的失衡。
    「斯乃倾覆国本之论!」
    何洛文做完了最后的定性。
    可惜,堂下官吏已经相继离开,林绍丶施观等人反而留到最后,听完最后一句,默默拱手告辞。
    礼部大堂只剩下何洛文与周子义相对而坐。
    周子义写完最后一句后,再未等到多馀言语。
    他正欲收起笔墨,下意识抬头扫了一眼冷冷清清,空空荡荡的礼部大堂。
    福至心灵,周子义与何洛文二人不约而同地对视了一眼。
    何洛文点了点头,周子义会意落笔。
    「这些官吏,距离柔克错误,已经只有五十步了!」
    ……
    「柔克错误,是个什麽玩意儿?」
    南京通政使司右通政吴自峒,愣愣看着礼部送来要求刊印的文稿,茫然无语。
    三德作为治国九畴之一,包含柔克丶正直丶刚克。
    正直指向「常道」,即确立统一的道德与是非标准。
    刚克指向「大乱」,需以威权手段迅速稳定局面。
    柔克指向「疲敝」,需怀柔薄赋,宽待百姓士大夫。
    三种方式都是圣人大论,从未听过柔克是一种错误,简直倒反天罡!
    一旁的南京国子监祭酒戴洵,正拿着望远镜,站在窗前眺望远处,闻言头也不回,只是嘿然一笑:「吴通政浑然不知天地为何物了。」
    「这是二月殿试的策论考题。」
    「点明了如今是太平之世,治政要取『正直』之道。」
    「若是谁用政激进,肖想刚克,敢用重典,岂非暗示如今已然天下大乱?步子太大,就是犯了刚克错误。」
    「若是谁用政保守,肖想柔克,抗拒鼎革,岂非认为如今世道无需改进?阻碍进步,就是犯了柔克错误。」
    「方良曙鼓动地域主义,自然是阻碍了天下进步。」
    当然,地域主义是还差五十步才犯错,这个定性至少比抗拒清丈的林绍等人,恐怕要好上很多。
    吴自峒听罢,只觉悲从中来。
    庶务考成还不够,现在连思想路线问题也不放过麽?
    心中感慨不止,吴自峒语气都显得惆怅不少:「那咱们要直接印发麽?」
    南京邸报在南京通政司手上,而国子监学报丶东林学报等报纸,都是士林商量着来,多少要看国子监脸色。
    戴洵不置可否:「皇帝想造势。」
    皇帝当然想造势。
    舆论一边倒的时候,皇帝可没有居中裁决的机会。
    何洛文作为先行官,提前到南京上蹿下跳,就是为了发出另一边的声音,营造出势均力敌的场景。
    这是历朝历代皇帝都惯用的权术,居中裁决。
    也只有势均力敌,只有沸反盈天,才有皇帝下场的顺理成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