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个法都是这样子。因缘所生,本性空;本性空,你有这样因缘就会出现。但这个道理被我们无始的遍计执给障碍住了,所以我们刚开始是修我空观、法空观,把障碍真如的遍计执给消灭掉,把真如给开展出来,是这个意思,所以见到的是真如。如果见到的是空性,那就是阿罗汉了。唯识菩萨见到的是圆成实性。
四、修习位。谓诸菩萨所住修道,如所见理,数数修习,伏断馀障,其相云何?
第四个阶位,菩萨安住在这个见道位的时候,他能够“如所见理”。随顺自己所见到的真如理,这个圣人的境界当然不是我们凡夫了,他会继续地往前走,伏断其余的烦恼和所知障。当然这个余障就是俱生的,继续地去息灭俱生的烦恼、所知二障。这个修习位,它的相貌是怎么样?我们看偈颂。
无得不思议,是出世间智,舍二麤重故,便证得转依。
这当中偈颂分成两段,前面两句是赞叹这个智慧的自体,体性;下面是讲到智慧的作用。这个智慧的体性是无所得的,圣人的这一念清净的心当中,他的相貌是无所得,没有一个我和我所。这种境界是不可思议,也是一种出世间的无漏的智慧,是无得、是不思议、是出世间。为了赞叹这个智慧提出了三点:一个无所得,一个不可思议,第三个出世间。
这样的一个智慧有什么好处呢?“舍二麤重故,便证得转依”。这样的智慧能够断舍两种的粗重,这两种粗重包括烦恼障和所知障的种子,因为这个种子违背了我们身心轻安的无漏法,叫做粗重。那么他把这两个种子消灭了以后,就能够证得二转依果,就是大涅槃果和大菩提果,这两个果报。
好,详细我们看蕅祖的注解。
“无分别智,离诸戏论,名为无得。”为什么说无所得呢?因为他心中的这些名言的戏论都停下来,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所以圣人的这念心,他跟一切顺境逆境接触的时候,心中是没有名言,没有这种虚妄分别,就是如,如的境界,那样就是那样,“离诸戏论,说为无得”。
“妙用难测,名不思议”。这样的智慧是有很多很多的作用,可以说整个菩萨六波罗蜜的功德,都是依止这个智慧开展出来。这个菩萨可以做很多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别人不能做的,他可以做。他可以做你根本就不可能做到的那样的牺牲,他都能够做出来。为什么呢?就是他有这样的智慧,他有一种无我的智慧。他有无我的智慧,会做出很多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妙用难测,名不可思议。
“断世间故,名出世间”。他能够断除世间有漏的种种的烦恼、业力和苦果,这个出世间,他没有世间的这种三障。
烦恼、所知二障种子,性无堪任,违于精细轻安之无漏法,名为“麤重”。令彼永灭,说之为“捨”。
这一段是说明下面两句,先解释这个粗重,烦恼障和所知障这两个种子是一种扰动的,它的体性是无堪能性的。我们内心有烦恼的人不能做出很多的善事,不是我们不想做善,而是这种烦恼的干扰、所知的干扰,使令我们这一念心自顾不暇,一天到晚想到就是自己的事情,很难去关怀众生,没办法,没有堪任性。
违背了精细轻安之无漏法,精细轻安的这种无漏六波罗蜜的功德,都不能开展出来,叫粗重,使令我们这一念心感到很多的负担。有烦恼就象一只牛背负很重的东西,自顾不暇。“令彼永灭,说之为舍”。这种不可思议的出世间的智慧,把烦恼、所知二障给消灭了,叫做舍,这个时候安立做舍,把它给弃舍掉了。
捨烦恼障,便能证得“大般涅槃”。捨所知障,便能证得“大菩提智”。菩提涅槃,名为“二种转依果”也。
当我们把烦恼障的种子舍掉以后,就出现了一种寂静的状态。那个寂静的状态,我们安立做大般涅槃;当我们弃舍了所知障,我们就开展出四智的智慧菩提,这个四智菩提叫大菩提智。就是这个菩萨总共是两个功德:一个是菩提,一个涅槃,这两个叫做二转依果。
关于这一点,我们看今天的附表第二十一,这个修习位总共有十个阶位。
附表二十一——十地菩萨断惑证真表
附表二十一、十地菩萨断惑证真表。从缘起的角度来说,我们每一个人,不管你愿不愿意,迟早都要成佛的,只要你有心识,就一定要成佛,迟跟早。这个十地的阶位迟早要经历,所以我们今天以一种赞叹的心情,把十地菩萨的这些功德,把它认识一下,对我们未来是有帮助。这个十地菩萨他所断的惑和所证的真理,我们根据《成唯识论》画出一个简表。
首先解释名称。这个十地,这个地就是大地。大地有两个意义:第一个它有不动义。我们看这个房子有的盖起来了破坏了,或者是人走过来走过去,这个大地上的东西都是扰动的,大地的本身是不动的,这是有不动义。其次,这个大地有能生义,一切的草木都要依止大地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