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够生长,这个草木不能在虚空里面生长,不可以的,要大地才能生长。
这个大地有不动和能生,就比喻这个真如理,真如是寂静,真如能够在寂静的当中能够生起无量无边的功德。就是这个十地菩萨的心,跟真如理这种实际理义相应以后,他这一念心是不动,不为烦恼所动;他能够不动当中,又能够生起种种的六波罗蜜的功德,所以他也能生。所以就以这个“地”来赞叹十地菩萨的这一念心,他跟真如相应的情况就叫做地。
这个“十”是约着他的差别作用的安立的。虽然十地菩萨都是跟真如相应,但是就着他所成就的量来说,安立做十。比如说月亮,月亮它的本质都是光明的,但是初一的月亮跟初五的月亮、初八的月亮、十五的月亮是不一样,这个量会不一样。所以说这个十地也可以说一而为十,十而为一。他们的共同点都是依止真如,但是这个真如的开展的量,就开展出十种真如,断除十种障碍,开展出十种的真如。这个真如不是约本质安立的,约它的量,是这个意思。
我们看这个十地,我把它念一遍:
一、欢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五、极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十、法云地。
一、欢喜地——断异生性障——证徧行真如。
我们先看第一个,欢喜地。为什么叫欢喜呢?“初入圣性,生大欢喜。”这个菩萨从最初的资粮位到加行位,花了一大阿僧祇劫,内心当中要抗拒自己心中的无明欲望,这件事情是很辛苦的,要对治自己无始的欲望。突然间在这个寂静的心当中,跟真如理相应的时候,他对佛陀生起了很大的皈依心,原来佛陀所说的真理是真实存在的。佛陀所说真如理,佛陀所说的涅槃,这个宇宙间真实有这样的一个安住处,生起大欢喜。就像一个人在无始的流浪当中,找到一个真实的皈依、真实的家了,这叫大欢喜。
这个初地菩萨他所断除的障碍是叫做异生障,就是在初地之前的凡夫,他的分别心所生的无明。这个无明为什么讲异生呢?因为每一个人的我相法相是不一样的,每一个人五蕴的身心里面,依止名言所安立的“我”是不一样的。你小时候对我相的安立,跟长大对我相的安立是不一样;你今生是个男人安立的我相,跟你下辈子是一个女人又不一样。所以凡夫的无明又是很多很多的差异,叫做异生性。
这个时候,我们在这无始的这个我相法相的差别相当中,见到一个共同的真理叫做遍行真如,这个遍行真如是平等一味的,任何的圣人都是共同所觉悟的,这个是一个无差别的境界,叫遍行。就是这初地菩萨他刚开始所证到的真如是平等无差别的真如,破除了前面的差别的无明,这叫做欢喜地。
二、离垢地——断邪行障——证最胜真如
这个离垢就是说“具足尸罗,远离污垢”。具足尸罗,尸罗就是戒波罗蜜。前面的欢喜地主要是建立了一个正见,大乘的正见,当然这个正见不是闻思的正见,这个是一个见道位的正见;这个是属于戒,戒波罗蜜的圆满。这个二地的菩萨,这个时候他的戒行更加清净了,“断邪行障,证得最胜真如”。邪行就是说,在初地的境界,有时候对一些众生还会产生一种误犯的情况,误犯。有时候还会在无意当中去触恼一切众生,他是没有意的。但是到了二地菩萨,这些误犯的戒行,这个罪行他能够断除。
这个时候他就证到了一种最胜真如,安住在一个最胜的清净的戒行当中。就是这个二地的菩萨,他的身业、口业、意业,这个三业的活动,这个菩萨不讲话便罢,一讲话决定不会触恼众生,决定。不管他是有意,不管他是无意,他身体的活动也绝对不会去伤害到众生,决定不会。不会说你这个菩萨踩到蚂蚁,二地菩萨没有这种事情,他能够断除一切对于众生当中误犯的罪行,都完全熄灭掉,叫离垢地,他身口意特别得清净庄严,戒波罗蜜完全具足了,赞叹这个菩萨,叫离垢地。
三、发光地——断暗钝障——证胜流真如。
这个发光指的是禅定,“成就胜定,大法总持”。初入见道位的菩萨,他可能是在未到地定跟真理相应,也可能是初禅、二禅、三禅,总之一般来说都还没有得到四禅的功德,所以禅定都不是很殊胜。这个菩萨的大悲心强,他证到真理以后,知道自己跟佛陀比起来有很多地方的不足,这其中有一点就是禅定波罗蜜不足。所以他就会开始先息诸外缘,加强自己的禅定。到发光地的时候,整个禅定都圆满了。
这个“圆满”我解释一下,就是说,这个菩萨对整个四禅八定,他能够随时进入四禅,从四禅当中随时进入四空,从四空当中又随时跳到了未到地定,他禅定当中得到自在,叫做发光地,“成就胜定,大法总持”。
那么这样的禅定有什么好处呢?断除暗顿的障碍。这个二地的菩萨,因为二地之前的菩萨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