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集《唯识三十颂直解》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定不是很高,有时候他到凡夫的世界度化众生。但是他不完全只是下化众生,还要不断得进步,所以还要去亲近十方诸佛,听闻佛法。见佛闻法的时候,有时候佛陀讲得比较微细的法,他禅定的念力不够,就忘失掉了,这叫做暗顿,对于法义有所忘失。
    这个三地菩萨没有这种事情。三地的菩萨除非这个法他没有听过,他到弥勒菩萨,听弥勒菩萨讲《摄大乘论》,听过一遍全部记下来。他亲近阿弥陀佛讲什么法门,亲近阿閦毗佛、须弥光佛、大须弥佛,他亲近十方诸佛的时候,每听过一个佛的说法,他对于所说的法义就能够完全把它摄持,摄持不忘。因为他的内心有高深的禅定,证得了胜流真如。这个胜流就是他那一念心,能够摄持无量无边清净的法义,叫做胜流。这个内心的心识,不像我们内心摄持无量无边的烦恼和罪业,这个三地菩萨他的内心,摄持无量无边这种诸佛的法义,所以赞叹这个真如叫做胜流真如。当然这都是禅定的力量,这个发光地是赞叹三地菩萨的禅定。
    四、燄慧地——断微细烦恼现行障——证无摄受真如。
    这个是赞叹智慧。四地的菩萨他在禅定当中增长以后,他的我空法空的智慧也会增长,“燄慧增长,烧烦恼心”,他的智慧就像火焰一样慢慢增长,把比较俱生的烦恼也慢慢慢慢给消灭掉了,“燄慧增长,消烦恼心”。“断微细烦恼现行障,证得无摄受真如。”四地之前的菩萨有时候还有一些俱生的烦恼,“俱生犹自现缠眠”。俱生的烦恼有时候还会活动,他有时候事情一忙,这个止观的力量一退失以后,有时候一些俱生的,就是不必靠名言就能够生起的,一些微细的烦恼还会活动。但是四地的时候就没有这个事情了,就断除了,证得无摄受真如。
    这个地方的摄受是说,我们这一念心摄受很多很多的烦恼,四地的菩萨这一念心不再有烦恼的现行了,就是无摄受真如。他这一念心不再摄受烦恼了,就是烦恼不能在这个四地的心中活动,不可以。这个人的心中充满了大火,你那个木头不能存在,不能有木头。有大火就不能有木头,因为它的火烧得太厉害,这木头一出现就消灭掉了,叫做焰慧地,是这个意思。
    前面的初地、二地、三地的菩萨,这个智慧火还不是很大,在一些墙角的地方还有一些微细的木屑;但是这个四地的菩萨那个火烧太厉害,所有的地方都没有木屑了,只有俱生的种子,决定不可能有烦恼的现行了,微细都不可以有。这个叫做焰慧地,“燄慧增长,烧烦恼心”。
    到四地的时候,其实在四地之前,主要这个菩萨在真如理,性空缘起,缘起性空,他的重点在性空这一部分,在断除烦恼。就是由正见到戒定慧,主要是在调伏心中的烦恼障,当然这个烦恼障是俱生的,在性空方面。五地到十地就是断这个所知障,他的重点在真如里面的缘起这一部分,缘起部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