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集《唯识三十颂直解》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决定不存在的。因为你只要讲出一个我相法相,它一定属于见分、相分里面。所以说一切法没有离开识,唯独是识所变现。就是说我们要摄用归体,万法唯识;如果我们依体起用,就是唯识万法,一念心识开出万法。这一念心开出万法,有五种的法。摄用归体是万法唯识,依体起用是唯识万法。这万法有哪几种呢?
    第一个,心王有八个,它是自体唯识,就是唯识的自体;心所有法五十一个,是相应唯识,它是心王所相应;色法十一个,是所变影像唯识,它是所变现的影像的唯识;不相应行有二十四个,即以分位唯识。无为有六,即实性唯识,就是唯识的真实体性是无为。这第五个无为是唯识性,前面四个是唯识相,这个相就是有因缘作用的,有杂染的相貌、有清净的相貌。
    唯识相我们也可以把它分成两类。这唯识的意思,就是心王、心所这个自体唯识、相应唯识,它是属于有分别识,是属于识里面有分别功能的这一部分。那么所变影像唯识和分位唯识是无分别识,是识里面没有分别功能的,它也是识的一部分,但是它没有分别。它是属于影像、分位安立的,它不离开识,但是它的识里面是属于无分别的这一部分,叫无分别识。这个地方就是从唯识万法开出了五法,这五个法都是约你一念心识所安立的。
    万法唯识的思想,的确跟我们平常的思考模式是有一点相违背。我们凡夫的心情认为我们眼睛所见到的,耳朵所听到都是有真实性的,都是有独立体性的,都不是我们的心识所表现出来,都是外在的境界给我的。我们就不会想要去调整自己的心识,因为它跟我的心识没关系,这个法是从外面生起的,它自己能够生起他的体性,我再怎么改变我的心识,它也不能改变,我们凡夫的心情是这样子。但是佛法的意思说不对,这一切法完全是你的心识所变现,离开了心识,这个法就不能存在。
    上学期有一个居士,他去供养埔里一个道场盖大殿,供养很多钱,结果九二一大地震的时候,把他所供养的那个大殿完全破坏掉了。他心中很痛啊,非常后悔,他说我当初不应该把钱供养在这个大殿,我要供养其它大殿不是很好吗?其它大殿没有破坏,后悔,他认为他的功德因为地震破坏掉了。我说:是的,你的功德因为地震而破坏。但是破坏你的不是地震,是你的后悔,你那一念悔心把你的功德给破坏掉。
    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你当初那一念供养的心,你缘这个大殿的影像,心境和合,那功德就成就了。功德成就了,这个影像是众生的共业在支持这个大殿,不是你一个人的大殿。你得到你的这一部分的功德,后来被破坏那是众生的共业,你的功德不会被破坏掉。
    如果说功德可以被外境破坏,那十方诸佛的施波罗蜜都不成就,十方诸佛生生世世修了很多的寺庙,修了很多供养,结果都破坏掉了。但是佛陀的施波罗蜜是圆满的,这怎么安立呢?宗大师说,这个布施波罗蜜,佛陀布施波罗蜜已经圆满了,但是世间上很多人很贫苦,这怎么说是诸佛的施波罗蜜圆满呢?哦,这个施是约内心安立的,他内心来说施波罗蜜修圆满了,他那个悭贪的心完全消灭了,施波罗蜜圆满了。
    如果从外境来安立一切法,三世诸佛没有一个人布施波罗蜜圆满,因为很明显的很多人在贫苦当中。所以我们在看一切法,你要往你的阿赖耶识,从你的心识上去会。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比如说盗戒。“欲乐、加行、究竟”,每一个戒都是这样,你有盗心——意乐;你加行,把这个东西用种种的方便,或者用手、或者是用什么东西去偷;然后举离本处,你把这个扶尺举离本处。这个时候你的盗戒罪业已经成就了,虽然你在晚上的时候把它偷走了,经过一个小时你又放回原处。第二天早上起床看这个东西完全不动,你说从外境来看,它昨天晚上是这样子放,今天早上起来还是这样子放;但是对你来说,已经有一个罪业了。因为你当初的意乐——心中的意乐,还有你心中的影像那个相分,你当初犯盗戒的见分跟相分已经和合,经过这样的和合的造作以后,你那个盗戒已经成就了。虽然外境看起来是没有动过,但是对你来说你已经破戒了。
    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心识当中,你活在你的心识当中,我在我的心识当中,我们在自己的心识里面造业。你造你的业,我造我的业,各各不相知;一为无量,但是无量为一,还互相有关系;互相有关系,各个造业,你造你的业,我造我的业,是这样子的。我们要了解《唯识学》以后,就会小心了。比如说我们人跟人之间相处,他毁谤你,这个时候你不该毁谤他。因为他毁谤你,他在自己心识的见相二分造业,跟你没关系;但是你要毁谤他的时候,你也造业,两个人都造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0集《唯识三十颂直解》(第2/2页)
    所以从万法唯识当中我们会知道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