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集《唯识三十颂直解》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要去断除自己恶念的相续,这件事很重要,“破和合识,断相续心”。比如说我们过去,要不了解《唯识学》,看印光大师说在念佛的时候,“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叫它消灭”。就觉得打打妄想也没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那么紧张,要把妄念给消灭掉呢?但是当我们了解唯识以后,就知道每一个念头,每一个见相和合都是一个业性。每一个刹那刹那的见相二分都是一个业性,这个业性对你来说,对你未来的生命都有决定性。
    净土宗很强调转念念佛,就是这个道理。你烦恼活动的时候,烦恼的见分跟烦恼的影像一接触的时候,你要赶快停止下来,因为你未来的刀山油锅就在那个地方念念成就了。这怎么办呢?转念念佛,以佛号来取代你的烦恼,以佛号的见分,还有所缘那个佛号的相分,清净的见相二分的和合来转你的烦恼,“不能转,要它转”。转久了以后,你的生命就会有变化。就是你这个生命本来是应该怎么样的,那个势力就薄弱了,另外一个部分你所栽培净业的势力就强大了。
    所以我们了解《唯识学》以后,你就会注意你的起心动念,因为你的每一个见相二分的和合,它对你的生命是有决定的影响力的。当然主要还是见分,以见分为主,这个叫万法唯识,是这个道理。大家有没有问题,这一段?
    好,我们再看下一段。看戊二、广释万难,广泛地解释外人的问难。分成三段,初、释分别由何难;二、释生死由何难;三、释伪经三性难。这以下有三种的问难,对万法唯识的道理,外人提出了三种问难。看第一段,己一、释分别由何难。
    戊二、广释外难(分三:己一、释分别由何难。己二、释生死由何难。己三、释违经三性难。今初。)
    己一、释分别由何难
    若唯有识,都无外缘,由何而生种种分别?
    这意思是外人就说,唯识的论者提出了一切万法唯独是心识所变现,这个外境是离开心识是不存在的。这样子讲,“由何而生种种的分别”?说我们这一念心识一定要有境界的所缘缘才能够分别,如果离开了境界,这个分别心怎么来呢?说万法唯识,好,这个心识是怎么生起的?是这个意思。说一切法是由心识所变现,那么心识是怎么有的呢?是问这个问题。我们看天亲菩萨的回答。
    颂曰: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
    这个是解释“分别由何难”,我们把这个偈颂分成两段:前半段是说明四缘引生,四种因缘引生;第二段是说明辗转而生,先看第一段。这个心识的生起有两种情况:第一个是属于业力的,“由一切种识”,这个一切种识就是第八识。第八识是一个根本识,它摄持无量无边的种子。种子遇到因缘的时候,“如是如是变”。这个变,就是从生位转成熟位,叫做“变”,这个变就是转变。就是从一个“生”的种子位,转成一个熟的现行位,叫做变。
    因为这个变的种类很多很多,所以就加一个“如是如是”,表示这个变现的情况不是一种,是很多种很多种。色法有色法的种子,变现色法的现行;心法有心法的种子,变现心法的现行。心法有各式各样的心王,有八识的心王,五十一个心所,有各式各样的不同。所以说“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就是我们的心法这个分别的功能它要生起,阿赖耶识一定有这样的种子,这第一个。
    其次“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这讲展转而生。这个心识的活动,它从第八识变现出来以后,前七转识跟根本识相互的作用。前七识它有各种各样的境界,跟境界一接触,这个时候它又产生很多的作用,很多的情绪。前面的一切种识是完全讲业力,不讲你当时的情绪,只讲业力。业力把外境给变现出来,也把心法给变现出来。当然境界有境界的种子,心法有心法的种子,阿赖耶识都把它变现出来了。或者变成一个男人的心识,男人的果报体;或者是一个女人的心识,女人的果报体。各式各样的心识,各式各样的境界,这个叫做“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
    变现出来以后,这个人是活的,他会产生很多的情绪,心识跟境界一接触的时候,“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这个时候的心识它会在境界里面活动,或者是在染污的境界活动,或者在清净的境界活动,这个叫展转力,前七转识的一种互相资助力。因为这样的互相资助的关系,“彼彼分别生”。这个彼彼就是很多很多的种类,在因地上有善性、恶性、无记性,果报受用上有“苦、乐、忧、喜、舍”五种感受。这个性和受又有三界的差别,有欲界的性受、色界的性受、有无色界的性受,有各式各样的差别。所以讲“彼彼”,种类很多的分别心识,就是这样生起的。
    我们这一念分别心是怎么有的呢?第一个是跟业力有关。比如说我们是一个男人的心识,这个男人的心识是怎么有呢?就是过去有这样的业力去熏阿赖耶识,阿赖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