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与此同时,苏州沈万三派来的总管抵达金陵,带来二十万两银票及一封密信。信中直言:“沈公愿独资建造五艘破浪级战舰,但求一条件:其孙沈?随船出海,学习航海实务。”
马寻笑了。沈家这是要把家族命运绑上他的战船。但他明白,唯有让这些豪族亲眼见证海洋带来的暴利,才能真正赢得他们的死心塌地。
“准。”他在回信上只写一字。
半月后,“破浪号”初具雏形。试航当日,长江口风浪滔天,寻常福船纷纷避港,唯此舰逆浪而上,水轮激荡如雷,竟以日行三百里速度完成往返。随行观测的工部官员震惊不已,连夜上奏称“民间竟藏奇技”,请求朝廷接管研发。
朱标闻讯,立即召见马寻。
“舅舅,父皇看了工部奏折,沉默良久。”太子神色复杂,“他说,‘马寻若有异志,大明半壁江山早已易主。既然他一心为国,那就让他继续做下去吧。’”
马寻默然。他知道,朱元璋这句话既是信任,也是警告??你可以做事,但不能结党,不能称王。
“殿下,臣有一请。”他忽然跪下,“请允许海义社正式注册为‘民间海事联合会’,设会长、理事,每年召开大会,共议航务。如此,既能规避‘私聚兵船’之嫌,又能凝聚人心。”
朱标思索片刻,点头应允:“明日我便拟旨,准予备案。但记住,不得设武装编制,所有船只仍归水师节制。”
“遵命。”
自此,海义社合法化,影响力迅速蔓延。短短两月内,沿海七省二百三十七家船行加入,拥船逾千艘,形成覆盖东海、南海的运输网络。更惊人的是,随着澳洲勘探队传回初步报告??发现大片草原适宜放牧,地下蕴藏铜矿,气候温和??已有数十户江南富户主动申请移民,愿携家带口赴海外垦荒。
然而,暗流亦在涌动。
一日深夜,马祖匆匆闯入书房,手中攥着一封匿名信:“舅舅,有人要杀您!”
信中寥寥数字:“七月十五,秦淮河灯会,弓手已就位。”
马寻凝视良久,反而笑了:“终于忍不住了么?”
他早知反对势力不会坐视自己壮大。刘基虽烧了弹劾奏章,但朝中仍有诸多言官视海运为“祸根”。更何况,福建贪腐案背后牵连甚广,一批靠克扣船料发财的官员早已恨他入骨。
“不必惊慌。”他对马祖道,“七月十五,正是我们展示力量的时候。”
灯会当夜,秦淮河畔灯火如昼。画舫云集,笙歌盈耳。马寻未带重兵,仅携十余亲卫乘舟游览。两岸百姓见是国舅驾临,纷纷驻足观望。忽然,桥头火光一闪,一支羽箭破空而来!
“有刺客!”
话音未落,两岸rooftops上跃出数十黑衣人,弯弓搭箭,直指舟中。
就在此时,河面骤然变色。上下游同时亮起无数灯笼,一艘艘挂着蓝金旗帜的渔船悄然合围,船上水手齐声呐喊:“护国舅!”转瞬之间,数百支劲弩对准桥头,弓弦之声嗡嗡作响。
刺客首领见势不妙,欲抽身退走,却被早已埋伏的锦衣卫当场擒获。审讯之下,供出幕后主使竟是户部一名郎中,因贪污船厂银两被查,遂雇凶杀人灭口。
案发次日,朱元璋雷霆震怒,连贬三名涉事官员,抄没家产,并下诏褒奖马寻“忠勤体国,功在社稷”。更令人意外的是,皇帝亲笔御书“海国柱石”四字匾额,赐予海义社总会。
风雨过后,晴空万里。
八月中秋,马寻在金陵举办首届“海事大会”。来自广东、福建、浙江、南直隶的船主、匠首、商人齐聚一堂,共商航路开辟、保险互助、联合护航等事宜。会上通过《海义章程》十二条,确立民主议事机制,并推举马寻为首任会长。
会议期间,泉州蒲氏献上一幅失传已久的《针路簿》,记载了从广州至阿拉伯半岛的详细导航数据;宁波汪氏则带来一套波斯星象仪,可精准测定纬度;就连远在云南的沐英也派使者送来滇铜五百斤,专用于铸造舰炮。
马寻站在台上,望着满堂英才,心中百感交集。这些人曾被视为“市井奸商”“海畔贱民”,如今却成了大明走向海洋的脊梁。
“诸位!”他高声道,“我们脚下这片土地,耕种了五千年。但我们头顶这片天空,还有九万里的蔚蓝未曾征服!今日之会,不只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告诉世人:中国人不仅能守住长城,也能驾驭巨浪;不仅能书写诗书,也能丈量星辰!”
全场沸腾。
三个月后,“破浪号”完成远洋测试,横渡台湾海峡,仅用四日便抵达吕宋马尼拉湾。施退卿率军民夹道欢迎,献上当地特产椰糖、玳瑁及一份惊人情报:澳洲大陆西海岸发现黄金砂矿,颗粒如粟,随手可拾。
马寻当即拍板:组建“金山舰队”,首批运送三千移民,建立永久据点。同时下令福州、泉州船厂全力赶工,一年内再造战舰二十艘,运输船五十艘。
而在京城,朱标病倒了。
太医诊断为积劳成疾,需静养半年。马寻入宫探视,见太子面色苍白仍坚持批阅军报,不禁心痛如绞。
“舅舅……”朱标握住他的手,声音虚弱,“我撑不了太久。大明的未来,只能托付给你了。答应我,无论发生什么,都要保住这条海路……它是大明新生的血脉。”
马寻泪流满面,重重叩首:“臣,誓死不负所托。”
离宫之际,他抬头望向紫禁城上空。一轮明月高悬,清辉洒落金瓦,仿佛照亮了千年之后的航程。
他知道,真正的风暴还未到来。北元虎视眈眈,日本幕府暗中勾结倭寇,西洋佛郎机人已在印度洋崛起……但只要船还在造,人在走,梦就在。
回到府中,他提笔写下新的指令:
>“致澳洲前线:
>立即修建fortress一座,命名为‘新华’。招募土著为佣工,传授农耕技艺。另,选派百名少年学习天文、测绘、火器制造,五年后返国任教。
>??马”
窗外,秋雨淅沥。马祖与朱寿正在廊下组装一艘模型战舰,争论着炮窗该设几层。
马寻轻轻推开窗,任凉风吹拂面颊。
雨雾深处,仿佛看见无数巨舰破浪而出,驶向未知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