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七百零五章 镇国公,你给我出来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曾因丈夫冤死狱中而徒步三千里告状;还有一位四川盲医,靠摸骨治病养活全村孤儿。他们在殿前陈词,声泪俱下,打动无数官员。
    朱文圭当众宣布:“自今日起,朕之诏令若未经庶议院副署,不得施行。”
    这一刻,大明的政治根基悄然松动,裂痕中透出微光。
    然而,风暴仍在酝酿。
    冬至之夜,京城突降暴雪。顾正臣正在批阅奏章,忽觉心口一阵剧痛,随即呕出一口黑血。太医急召而来,诊脉后脸色惨白:“大人中毒已久,毒性深入经脉,恐难久撑半年……”
    原来早在湘西之时,他便已在密室触碰“龙心引”原料,虽及时清洗,但仍有一丝毒素渗入体内。加之常年操劳、心神耗损,终致病发。
    他拒绝休养,反而加快新政推进速度。短短三个月内,完成科举制度改革、颁布《田亩均平令》、建立全国灾荒预警系统。每夜工作至五更,案头堆满各地汇报民生困境的文书。
    一日深夜,他收到陆炳密信:
    >“敦煌壁画机关已破,通往‘影炉地窖’分支通道开启。地窖深处发现大量药瓶与儿童衣物,另有一本日记,署名‘李守拙’。最后一页写道:‘我错了。我以为控制命运就能带来秩序,但我忘了,人之所以为人,正因为无法被完全掌控。顾正臣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不是神,不是王,只是一个愿意为他人流血的普通人。若他能活下去,请替我向他道歉。’
    >地窖尽头,有一扇门,刻着‘龙渊第二钥’图案。属下未敢擅入,等候大人亲临。”
    顾正臣握信的手微微颤抖。
    他知道,这一去或许再也回不来。但若能让“烬盟”彻底终结,让新政稳固推行,哪怕付出性命,也在所不惜。
    翌日清晨,他穿上素袍,未带仪仗,悄然出城。临行前,在书房留下一封信:
    >“若我不归,请将《龙渊真典》交予庶议院共议处置。新政不可废,寒门之路必须延续。
    >另,将我墓碑刻作无名之石,惟书一行小字:
    >‘此处安息之人,曾相信光明值得追逐。’”
    风雪漫天,孤影渐远。
    数月后,西北传来消息:影炉地窖彻底封闭,所有资料销毁,“烬盟”组织正式宣告覆灭。而顾正臣,自此杳无音讯。
    民间传说纷起。有人说他在雪山中羽化登仙;有人说他隐姓埋名,行走江湖救治贫病;还有人说,每逢月圆之夜,钟山深处会响起低沉诵经声,那是他在为天下苍生祈福。
    但无论真假,一首新童谣悄然流传:
    >“相公不归山雪深,
    >空留薪火照人心。
    >莫道寒门无出路,
    >万里江山皆是春。”
    多年以后,薪火书院走出一代又一代寒门宰辅。每当新学子入学,都会在庭院中央看见一块无名石碑。春风拂过,花瓣飘落其上,宛如无声的敬意。
    火焰从未熄灭。
    它只是换了方式,继续燃烧。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