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自立为王。”
顾正臣正色道:“陛下不必担忧。所有出海人员皆需登记造册,家属留于内地作为牵制。每艘船配备锦衣卫密探一名,沿途监视。矿区设总督一人,由朝廷直接任命,掌兵权、财权、司法权,三年一换,不得连任。”
“且矿区产出黄金必须全数运回国内熔铸成锭,私自贩卖者斩。如此层层管控,绝无叛乱之可能。”
朱元璋这才略感安心,点了点头:“罢了,既然你已谋划周全,朕便准了。但有一点??”
他猛然抬眼,目光如电:“所有涉及核心技术之事,必须由格物学院亲自掌控。蒸汽机图纸、火药配方、航海星图,一律列为机密,严禁外泄。若有违者,杀无赦!”
“臣遵旨。”顾正臣躬身领命。
朱元璋又看向朱标:“此事关系重大,你身为太子,须亲自督办。每月向朕奏报进展,不得有误。”
“儿臣谨遵父命。”朱标肃然应道。
君臣三人议定大事,天色已近黄昏。夕阳余晖洒入奉天殿,映得金砖熠熠生辉。顾正臣退出大殿时,肩头仿佛卸下千斤重担,却又隐隐感到新的压力正在酝酿。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
三日后,诏书下达,宣布设立“江南织造厂”、“金陵蒸汽机制造局”、“东海金银开发公司”、“西洋远洋贸易集团”四大国营企业,统归皇室所有,委托格物学院商学院经营管理,允准勋贵以资入股,按股分红。
消息传出,朝野震动。
起初,多数勋贵持观望态度,认为这是朝廷变相摊派,名为分红,实为敛财。更有甚者扬言:“镇国公顾正臣不过一介寒门出身,竟敢让咱们这些开国功臣掏钱入股?简直是以下犯上!”
然而当第一批矿股凭证发售,仅一日之内便被抢购一空,连魏国公徐达之后、诚意伯刘基之孙都悄然认购百股,众人方才醒悟:这不是圈钱,这是送钱!
尤其那澳洲金矿的消息不断传来,第二批黄金十二万两顺利返航,市面金价应声下跌两成,百姓欢呼雀跃,商贾奔走相告。有人算过一笔账:若每年稳定产出二十万两黄金,十年便是二百万两,相当于当前国库年收入的三分之一!
至此,勋贵们彻底转了念头,纷纷托人走门路,争抢股份。一些原本对顾正臣心存不满的老臣,也开始低声下气地登门拜访,希望能多分一杯羹。
顾正臣却不急于答应,反而放出风声:第二批股份将采取“竞标制”,价高者得,且每人限购五十股,以防垄断。
此举既显公平,又抬高了预期收益,更是巧妙遏制了权贵抱团操控的可能。
与此同时,格物学院紧锣密鼓地选拔经营人才。堂长李时勉主持提名,委员会逐一考核,最终选定四十五名精通算学、工造、贸易的学子分赴各厂任职。他们身穿统一青袍,胸前绣有“国企监办”四字,成为京师权贵街谈巷议的新风景。
蒸汽机制造局率先开工,首批五十台蒸汽机组装完成,交付给五家最具实力的商行进行船只改造。每艘船改造完毕后,均由工部、水师联合验收,登记编号,录入《蒸汽船备案录》,并签订“一年内不得西航”承诺书。
黄时雪亲自主持西洋贸易集团的组建,凭借其多年海外经验,迅速拟定航线规划:第一年主攻南洋诸岛,建立补给站;第二年打通印度果阿港;第三年尝试绕过好望角,进入地中海贸易圈。
为了确保航行安全,朱元璋特批调拨十艘福船编为护航舰队,由信国公汤和之孙汤骏统领,常年驻扎占城海峡,震慑海盗。
一切看似顺风顺水,暗流却已在悄然涌动。
某夜,顾正臣正在府中批阅文书,忽有家仆来报:“老爷,门外有一位自称姓宋的先生求见,说是有要紧事相商,不肯透露姓名。”
顾正臣心头一动,立即命人请入。
来者年约四旬,面容清瘦,眼神锐利,一身布衣却整洁异常。进门便深深一揖:“下官宋谦,原任锦衣卫北镇抚司经历,今奉密令潜伏于诚意伯府,查得一件惊天阴谋,特来禀报大人。”
顾正臣神色一凛,请其落座,屏退左右。
宋谦低声道:“诚意伯刘?,表面支持新政,实则暗中勾结英国公张辅、黔国公沐晟等人,密谋抵制矿股认购,并计划散播谣言,称澳洲金矿乃虚妄之说,意在诱骗勋贵钱财。”
“更严重的是,他们已派人联络江南织造厂一名主管,许以重金,企图窃取最新款丝绸织机图纸,送往倭国换取军械。”
顾正臣听得脊背发凉。
他知道刘?一直对其寒门出身心存鄙夷,屡次在朝会上冷嘲热讽,却未料此人竟敢勾结外敌,图谋不轨。
“可有证据?”他沉声问。
宋谦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递上:“这是截获的往来书信副本,上有张辅亲笔签名,约定三月十五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