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勇双全、忠诚可靠者入选。每人领三名副手,组成三十六人核心小组,直属察务厅调度。任务有三:第一,沿丝绸之路重建密站,以茶马互市、僧侣往来、医馆药铺为掩护;第二,搜集帖木儿残部与瓦剌联络证据,查明‘玄鸟焚城图’传承脉络;第三……”
他停顿片刻,声音低沉下来:
“找到那个活着的‘影炉七煞’。”
陆炳凛然:“大人怀疑七人尚存?”
“那名献琴乐工临死前划下的‘烬’字令,不是孤例。”顾正臣道,“根据影炉院残档,‘烬’为最高阶刺客专属印记,每代仅授三人,须亲手斩杀同门方可晋升。当年我下令剿灭时,确认击杀四人,两人下落不明,一人据报死于大火??便是自称‘墨尘’的老宦官。”
“可他已经死了!”陈默脱口而出。
“是吗?”顾正臣冷笑,“他的尸体呢?有没有人亲眼看见火化?有没有验明颅骨?”
陆炳脸色骤变:“属下立刻派人彻查当年火场遗骸登记簿!”
“不必了。”顾正臣摇头,“那人若真想活下来,就不会留下那么多线索让我发现。他是在引导我,一步步看清真相。而今西域烽烟再起,说明真正的棋手已经开始收网。”
他缓缓合上地图,语气坚定:
“传令下去,启动‘贞观预案’第七条:允许察务厅在紧急状态下绕过兵部,直接向皇帝呈递军情密奏;授权陈默组建‘夜巡司’,专司京城内外可疑人员排查;同时致函五军都督府,请调擅长沙漠作战的辽东老兵三百人,编为‘雪豹营’,秘密开赴嘉峪关待命。”
陈默单膝跪地:“属下誓死完成任务!”
顾正臣扶起他,低声道:“记住,你不是为了复仇而出发,而是为了防止更多无辜者死去。当你踏入大漠,请时刻提醒自己:谁才是真正的敌人。”
三日后,十二骑首批人选确定。
除陈默外,另有原黑旗军斥候队长赵九渊、女真通译巴尔泰、回回天文生伊斯玛仪、刑部老狱卒之子韩十四、江湖游医苏挽云等十一人,皆为曾亲历燕乱、家破人亡却仍坚守信念之士。
临行前夜,顾正臣独自登上钟山最高处的观星台。
天上银河如练,地下万家灯火。
陆炳悄然跟随而来,见他久久伫立,不禁问道:“大人可是忧虑前方战事?”
“我在想一个人。”顾正臣轻声道。
“谁?”
“建文帝。”
陆炳心头一震。
这个名字,多年来几乎无人敢提。那位在靖难之役中失踪的先帝,如同一道幽魂,萦绕在每一任掌权者的梦中。
“你觉得他还活着?”陆炳小心翼翼地问。
顾正臣没有正面回答:“当年朱棣打着‘清君侧’旗号起兵,说建文已被奸臣蛊惑,必须‘匡扶社稷’。可当他打进南京城后,却没有立即称帝,而是先搜寻建文下落,整整三个月,掘地三尺。为什么?因为他知道,只要建文一日不死,他的皇位就永远沾着血污。”
他转过身,目光如炬:
“而现在,有人打出‘燕王正统’旗号,宣称拥有‘大明血脉’。若这血脉真是朱棣后代也就罢了,可若……他们是打着朱棣旗号,实则拥戴一个‘本该死去’的皇帝归来呢?”
陆炳倒吸一口冷气:“您的意思是??他们要扶建文复辟?”
“不一定是要复辟。”顾正臣缓缓道,“也许,他们只需要让天下人相信‘建文还活着’就够了。一旦流言四起,百姓疑惑,官员动摇,军队分裂,新政未稳的朝廷便会陷入内耗。而这,正是敌人最希望看到的局面。”
远处传来雄鸡报晓之声。
顾正臣取出随身携带的龙渊珏??那枚曾象征无上监察之权的玉佩,如今已被收回太庙。他手中这一块,是工匠仿制的石胎赝品。
“权力就像这块石头。”他摩挲着玉面,“本身无善恶,全凭执掌之人的心境。我可以把它交出去,但不能让别人以为,交出去就意味着软弱。”
翌日清晨,十二骑整装待发。
顾正臣亲自送至山门之外,每人赠予一本小册子??正是流传民间的《贞观终章?续篇》。
“这本书,外面都说是我写的。”他笑道,“其实我只是整理了些旧日笔记。但它之所以能传开,是因为人们渴望一种答案:在一个充满背叛与阴谋的世界里,是否还有人愿意坚持正义?”
他看向陈默:“你们此去,不只是执行任务,更是告诉所有人:即使英雄老去,火种也不会熄灭。”
马蹄扬起尘土,十二骑消失在官道尽头。
数日后,消息陆续传来。
赵九渊在敦煌一带发现一支伪装成粟特商人的队伍,其首领左手指缺失一节,与影炉院档案中“断指判官”特征吻合;巴尔泰混入哈密集市,查到一批来自缅甸的剧毒乌头膏,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