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六百九十七章 弹劾顾正臣的风潮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输路线竟经由云南沐家旧部控制的驿站;伊斯玛仪通过星象推算,指出敌军集结地应在帕米尔高原东麓某处隐秘谷地,名为“黑水渊”。
    与此同时,京城也不平静。
    一名自称“前翰林院编修”的老儒生突然上书,请求恢复“藩王参政议政权”,理由是“祖制不可轻废”。奏折看似迂腐,却被御史台迅速压下,且该人当晚便暴毙家中,死状诡异??七窍流出黑色黏液,舌根藏有一粒微型蜡丸,内书八字:“玄鸟将起,龙渊当归。”
    陆炳亲自查验,确认蜡丸封印手法与当年燕王府密信完全一致。
    “他们在京城也有眼线。”他向顾正臣汇报时,声音沉重,“而且地位不低,否则无法接触到奏折流转流程。”
    顾正臣却显得异常冷静:“让他们继续写,继续递。我们不但不抓,还要公开表扬这位‘忠贞老臣’,赐他‘直言敢谏’匾额一面,送到灵堂上去。”
    陆炳愕然:“您这是……放长线钓大鱼?”
    “不。”顾正臣微笑,“我是要让他们以为,我们已经慌了。”
    一个月后,嘉峪关外传来捷报。
    雪豹营配合当地卫所,突袭赤岭驿附近一处隐蔽营地,俘虏二十三人,缴获大量武器辎重,其中包括一套完整的火药配方与铸炮图纸??其技术来源竟可追溯至洪武年间工部失传的“雷霆匠作坊”。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一名俘虏贴身衣物夹层中,搜出一封密信,署名竟是一个早已被认为死于战火的名字:
    **高燧**。
    朱棣次子,曾在永乐初年觊觎储位,后因谋逆罪被幽禁至死。然而此信笔迹经多位文书专家比对,确为其亲笔,内容提及“兄业未成,弟当继之”,并约定于明年春分之夜,在居庸关外某处古烽燧点燃“玄鸟灯”,作为起事信号。
    顾正臣看着信件副本,久久不语。
    他知道,这不是简单的冒名顶替。
    因为信纸背面,用极淡的药水写着一行只有特定药剂才能显现的文字:
    >“墨尘未死,烬火重生。君之所建,我将毁之;君之所信,我将裂之。待到东风吹雪尽,便是龙渊再燃时。”
    窗外,春雪又落。
    顾正臣点燃一支香,静静望着袅袅升起的烟缕。
    他知道,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
    而这一次,敌人不再躲在北平的地宫里,而是藏在制度的缝隙中、人心的怀疑里、历史的灰烬深处。
    但他也明白,只要还有人愿意挺身而出,只要还有人在深夜研读《贞观遗策》,只要书院的灯火不曾熄灭??
    火种,就永远不会真正消亡。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