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第9部_第八章 突围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孙子兵法》
    陈总督最让人吃惊的地方,倒不是他打了多少胜仗,而在于,他打这些胜仗的目的。
    打多少仗,杀多少人,都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的目的是,再打一仗,把所有人都杀光。
    而要实现这个目标,他必须把所有的首领和民军,都赶到一个地方,并在那里,把他们全都送进地府。
    他选中的这个地方,叫做车厢峡。
    车厢峡谷
    车厢峡位于陕西南部,长几十里,据说原先曾被当做栈道,地势极为险要。
    所谓险要,不是易守难攻,而是易攻难守。
    此地被群山环绕,通道极其狭窄,据说站在两边的悬崖上,往下扔石头,一扔一个准。
    更要命的是,车厢峡的构造比较简单,只有一个进口,一个出口,没有其他小路,从出口走到进口,要好几天。这就意味着,如果你进了里面,要么回头,要么一条路走到黑,没有中场休息。
    几万民军,就进了这条路。
    这几万民军,是民军的主力,据说里面还有李自成和张献忠。
    为什么走这条路,没有解释,反正进去之后,苦头就大了去了。
    陈奇瑜的部队堵住了后路,还站在两边的悬崖上,往下射箭、扔石头,没事还放把火玩,玩了十几天,彻底把民军玩残了。
    想跑是跑不掉的,想打也打不着,众头领毫无办法,全军覆没就在眼前,实在熬不住了。
    使用撒手锏的时候到了。
    我说过,他们的撒手锏,就是投降,准确地说,是诈降。
    没条件,谁投降啊?
    ——春节晚会某小品
    参考消息
    车厢峡
    车厢峡发生的战役,还有另一个李自成所宣扬的民间传说版本,内容说高迎祥英明神武,神机妙算,早料到孙督师会在黑水峪设伏,于是来了个反埋伏,等到孙传庭率军到日,派一小队骑兵早早恭候,将大军引入峡中,然后四下放火,孙传庭的“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只剩督师一人逃命。而高闯王却在大胜之后不慎中了孙传庭的“奸计”,被逮到京师处死。这一传说使得打败了孙传庭的高迎祥声名大振,并赢得了更多的追随者。
    很有道理,很现实,但在这里,应该加上两个字:
    没条件,谁让你投降啊?
    所以在投降之前,必须先送钱,就如同上次送给王朴那样。
    于是头领们凑了点儿钱,送给了陈奇瑜。
    然而,陈奇瑜没有收。
    崇祯没看错人,陈奇瑜同志确
    实是靠得住的,他没有收钱。
    麻烦了,不收钱,我们怎么安心投降,不,是诈降呢?
    但事实证明,头领们的智商是很高的,他们随即使出了从古至今,百试不爽的绝招——买通左右。
    陈奇瑜觉悟很高,可是扛不住手下人的觉悟不高,收了钱后,就开始猛劝,说敌人愿意投降,就让他们投降,何乐而不为?
    陈奇瑜没有同意。
    陈奇瑜并不是王朴,事实上,他对这帮头领,那是相当了解,原先当延绥巡抚时,都是老朋友,知道他们狡猾狡猾地,所以没怎么信。
    我之前曾经说过,陈奇瑜是一个近似猛人的猛人。
    所谓近似猛人的猛人,就是非猛人。
    他跟真正的猛人相比,有一个致命的弱点。
    拿破仑输掉滑铁卢战役后,有人曾说,他之所以输,是因为缺少一个人——贝尔蒂埃。
    贝尔蒂埃是拿破仑的参谋长,原先是测绘员,此人极善策划,参谋能力极强,但凡打仗,只要他在,基本都打赢了,当时,他不在滑铁卢。
    但最后,有人补充了一句:
    如果只有他(贝尔蒂埃)在,但凡打仗,基本都是要输的。
    陈奇瑜的弱点,就是参谋。
    和贝尔蒂埃一样,陈总督是个典型的参谋型军官,他很会参谋,很能参谋,然而参来参去,把自己弄残了。
    军队之中,可以没有参谋,不能没有司令,因为在战场上,最关键的素质,不是参谋,而是决断。
    陈奇瑜同志只会参谋,不会决断。
    面对手下的劝说和胜利的诱惑,他妥协了。
    陈奇瑜接受了投降,在他的安排下,近五万民军走出了车厢峡。
    其实陈奇瑜也很为难,既要他们投降,又不能让他们诈降,要找人看着,但如果人太多,会引起对方疑虑,为了两全其美,他动脑筋,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方法:每一百降军,找一个人看着,监督行动。
    找一个人,看一百个人。想出这个法子,只能说他的脑袋坏掉了。
    跟上次不同,这次张献忠毫不拖拖拉拉,很有工作效率,走出车厢峡,到了开阔地,连安抚金都没拿,反了。
    我很同情那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