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六章 远行(二十三)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刺杀大魏靖王?还是在对方亲临藩属国都的路上?他们听到了这个消息,是不是一旦宰相大人点头,他们就会被...
    夏则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连眼神都未曾波动一下,他看着年轻将领那张因激动而涨红的脸,看着那眼中跳跃的、不知天高地厚的火焰,心中涌起的并非愤怒,而是一种深沉的、近乎悲悯的...绝望。
    西夏的未来...难道真的要托付给这样的年轻人么?靠着一腔被失败和屈辱扭曲的热血,靠着对力量对比毫无概念的狂妄臆想?
    他缓缓放下笔,动作很轻,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让年轻将领激昂的话语戛然而止。
    “未尝不可图之?”夏则的声音响起,不高,“拓跋将军,你告诉我,图什么?图魏国百万带甲之士顷刻间踏平兴庆府,将你我,将城内城外数十万党项男女老幼,尽数屠戮殆尽,鸡犬不留?”
    “图西域那些墙头草般的小国,一听辽国灭亡,中原也大乱,立刻倒戈相向,争先恐后地扑上来撕咬我西夏的尸体,以图东进?”
    “图吐蕃那些散沙般的部落,会为一个连西京道辽国残兵都打不过的西夏,去对抗一个刚刚踏平了上京龙庭、覆灭了庞然大辽的恐怖帝国?”
    “还是图草原上那些苟延残喘的辽国败犬,会真心实意与一个自身难保、又曾助魏攻辽的西夏‘结盟’?”
    每一个反问,都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年轻将领的心头,他脸上的血色迅速褪去,眼中的火焰如同被冷水浇灭,只剩下错愕与茫然。
    顾怀死了,大魏确实会乱,天下鼎定的态势也会变得扑朔迷离,但大魏的愤怒,西夏...真的承受得起么?
    “宰相大人...我...”他想辩解,却发现任何言语在夏则冰冷的现实面前都显得苍白可笑。
    “你以为魏国是草原上那些酋长死了就一哄而散的部落,顾怀死了,他麾下那支灭了辽国、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北境虎狼之师,就会群龙无首;他一手建立的幕府体系,会瞬间崩塌;他留在汴京、北平的那些心腹,也会坐视不管,”夏则打断他,嘴角勾起一丝极淡、极冷的弧度,那弧度里没有半分笑意,只有彻骨的寒意,“拓跋将军,你告诉我,就算我们能侥幸得手,杀了顾怀,下一刻,你猜西夏会迎来什么?”
    夏则自己做出了回答。
    “是魏国西凉边军倾巢而出的复仇怒火!是北境那些刚刚踏平上京、杀红了眼的百战精锐星夜西征!他们会像碾死一只蚂蚁一样,将兴庆府,将整个西夏,从舆图上彻底抹去!你信不信,到时候,魏军会用我们党项人的头颅,在贺兰山下垒起一座比辽国人当年更高的京观?用我们的血,染红整条黄河?”
    年轻将领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夏则描绘的场景,血腥、残酷,却又无比真实,像冰冷的铁钳扼住了他的咽喉。
    “光复旧疆?重现荣光?”夏则的声音里带着浓浓的讥诮,“靠什么?靠我们现在连辽国西京道残兵都打不过的军队?靠我们府库里连前线将士冬衣都快发不出的积蓄?还是靠你那一腔...不知天高地厚的热血?”
    夏则看着他,看着这个代表着西夏未来的年轻将领眼中那被现实击碎的狂热和茫然,心中那沉郁的悲凉更甚,他缓缓转过身,背对着拓跋野,望向窗外铅灰色的天空和远处贺兰山沉默的雪顶,声音疲惫得仿佛耗尽了所有力气:
    “记住,复国不易,守国更难,活着,才有以后,西夏的未来...终究要靠你们这些人撑着,想想,还真是...让人绝望。”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窗外灰暗的天空,声音飘忽,却又异常清晰:
    “也许西夏的未来,不在于刀尖上跳舞,不在于火中取栗,而在于...找准自己的位置,一个对大魏有用的位置,一个能让党项血脉延续下去,让这片土地上的人,不必再经历你父辈那般炼狱的位置。”
    年轻将领怔怔地看着夏则,咀嚼着这番话,脸上的茫然渐渐被一种更深的困惑和震动取代,他隐约明白了夏则话语中那沉重无比的意味,却又觉得难以接受。
    “宰相大人,难道我们就只能...永远仰人鼻息?”他的声音带着不甘。
    “永远?”夏则嘴角勾起一丝极淡的弧度,“这世上,哪有什么永远?王朝更迭,部族兴衰,本就是天道循环,我们能做的,不过是让这个过程...慢一些,平稳一些,少流些血。”
    他挥了挥手,像是拂去空气中不存在的尘埃,也像是拂去了年轻将领那不切实际的妄想:“传令下去,大魏靖王驾临,乃我西夏无上荣光,着礼部即刻筹备迎驾仪典,务必隆重周全,彰显藩属之恭谨,城中道路洒扫清净,馆驿务必备齐一应所需,不得有丝毫怠慢,另,着兵部约束各部,自此刻起,兴庆府方圆五十里内,无令不得擅动刀兵。”
    年轻将领浑身一震,看着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