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九章 秋风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彻底卖掉吗?!任由魏人予取予求,将三千里江山变成他们的原料场、劳力池?后世史笔如刀,我们便是千古罪人!”
    “卖掉?”崔承允忽然低低地笑了起来,笑声在空旷的大殿里显得有些突兀,又带着些苍凉,他走到窗边,任由冰凉的雨丝随风飘落在脸上,“世焕啊,从当年我带着你们在锦江边竖起‘诛李氏’的大旗,从我们踏入这开京城的那一刻起,高丽...就已经在卖了,”他收住笑声,“区别只在于,买家是谁,我们能卖个什么价钱。”
    他转过身,直视着朴世焕惊愕而痛楚的眼睛,一字一句,清晰无比:
    “当时,我没有选择,李氏已失民心,倭寇金贼环伺,大魏虎视眈眈。不依附大魏,高丽立时便是齑粉,依附,至少还能存续国号,留下一点元气,让这土地上的人,能活着看到明天的太阳。”
    “而现在...”他走到朴世焕面前,直视着这位老臣通红的双眼,一字一句地说道,“我们就没有选择,我只希望...能把这高丽,卖个好价钱,至少,让更多的人,能活下去,活下去,才有以后。”
    朴世焕浑身一震,看着崔承允眼中那深不见底的疲惫与决绝,所有的愤怒和不甘,最终都化作一声沉痛的长叹,消散在冰冷的秋雨气息里。
    殿内只剩下雨打屋檐的单调声响,敲击着两个清醒地走向深渊的灵魂。
    ......
    秋雨并未只淋湿王宫的琉璃瓦,在远离开京的平安道某处银矿,深不见底的矿坑里,潮湿、闷热、混杂着汗臭和岩石粉尘的空气令人窒息,豆大的油灯在坑道壁上投下摇曳昏黄的光,映照着一张张沾满黑灰、疲惫不堪的脸。
    “铛!铛!铛!”沉重的铁锤砸在坚硬的矿脉上,火星四溅,一个精瘦的汉子直起酸痛的腰,用破旧的衣袖胡乱抹了把脸上的汗和泥灰,露出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他喘着粗气,对旁边同样挥汗如雨的同乡低声道:“根硕哥,听说...开京那边魏人老爷又给加‘恩饷’了?这个月工钱能多拿半斗米?”
    被称作根硕的中年汉子停下锤子,苦笑一声,声音沙哑:“恩饷?呵...东植啊,你莫不是被矿坑里的毒气熏糊涂了?工钱是加了点,可你瞧瞧集市上那米价、盐价!”他压低了声音,带着愤懑,“三个月前,一斗糙米还只要五十个魏钱,如今呢?快一百了!盐巴更是金贵!魏商老爷们攥着盐引,说涨就涨,咱们这多出来的几个血汗钱,怕是连口咸菜都多买不起!工头说了,这‘恩饷’是魏人总督府体恤咱们辛苦,可这体恤...顶个屁用!还不如多发两块填肚子的豆饼实在!”
    叫东植的年轻人眼神黯淡下去,摸了摸干瘪的肚子,不再说话,只是抡起锤子,更加用力地砸向岩壁,仿佛要将这无处宣泄的怨气都砸进石头里,坑道深处,传来监工用生硬高丽语夹杂魏语的呵斥:“快!快!磨蹭什么!今日份额完不成,统统扣钱!”
    鞭影在昏暗中一闪而过,带起压抑的惊呼和更急促的敲击声。
    而在开京城西市,又是另一番“繁华”景象,尽管下着雨,市集依旧人头攒动,挂着“魏记”、“通远”、“海龙”等醒目招幌的商铺占据了最好的位置,气派的门脸,穿着绸衫、趾高气扬的魏人掌柜或管事,与之相比,本地高丽商人的铺面却显得寒酸局促。
    “金掌柜,不是我不讲情面,”一个穿着湖绸直裰、操着江南口音的魏商,手指随意地敲打着柜台上一捆品相上乘的高丽参,语气带着倨傲,“如今行情就是这样,南洋的参,辽东的参,都在往大魏运,你们高丽参是不错,可这价钱嘛...最多这个数。”
    他伸出三根手指晃了晃。
    柜台后的高丽商人金大通,脸上堆着谦卑的笑容,额角却渗出了细汗:“陈管事,您再高抬贵手一点?这...这可是上好的开城参啊!往年...”
    “往年是往年!”陈管事不耐烦地打断他,眼神瞥向旁边另一家正在卸货的魏商铺子,“看见没?万锦堂新到的江南‘汽纺绸’,又滑又亮,价钱还不到你们本地土布的一半!你们的参不卖,有的是人抢着卖,实话告诉你,要不是看在老主顾份上,这个价我都不想出,卖不卖?不卖我走了,后面排队的还多着呢!”
    金大通脸上的笑容僵住,看着那捆寄托了全家希望的参,又看看陈管事冷漠的脸,最终咬了咬牙,肩膀垮了下来,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卖,卖!就按管事您说的价!谢...谢陈管事照顾...”
    他颤抖着手,在早已拟好的契书上按下了鲜红的手印,陈管事满意地收起契书,指挥伙计搬走人参,仿佛只是完成了一笔微不足道的小买卖。
    不远处一座临街的酒楼雅间,几个穿着锦袍、明显是魏商中大豪的人物凭栏而坐,桌上摆着精致的江南小菜和高丽烧酒,其中一人,正是垄断了高丽大半海盐贸易的“海龙商行”大掌柜周福海,他抿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