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 老朱的缩减版革新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继续。”
    宋忠躬身道,
    “陛下,还有神医李景天的二哥李辛夷,原来在礼部担任主事,开春后去了吏部,担任验封清理司的员外郎。这是吏部前侍郎黄元济的推举。”
    “李员外郎性格活泼,交友广泛,对“官绅一体当差纳粮”颇有微词,但是未发现他和吴王有直接的联系。
    朱元璋点名道:
    “那黄元济呢?”
    宋忠继续回道:
    “禀陛下,黄侍郎醉心甲骨文的研究,不问世事,未发现他和吴王有来往。”
    “有人希望他站起来为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的革新发声,也被他婉拒了。”
    朱元璋很满意,轻点皓首,
    “要是官绅都像黄元济这般懂事,朕就省心多了。你们锦衣卫也注意,别让人骚扰他,就让他醉心学问吧。”
    “臣遵旨!”宋忠心领神会,对黄元济也可以放松监视了。
    朱元璋捻着胡子,心中有些失落。
    都不和朱允?联系了?
    都很安静,不议论朝政的?
    “他们有没有贪污、受贿?有没有滥用职权?”
    宋忠拱手道,
    “?陛下,目前没有发现这些问题。”
    朱元璋微微蹙眉,和朱允?过去有联系,且留在京城的文人,基本上都数落了一个遍,竟然都很干净。
    个个都很老实,“沉默寡言”、“下值回家”简直成了他们的标配。
    他们是和朱允?切割了,还是蛰伏起来,等待时机?
    ?儿做事隐秘,连朕都?住了,估计这些人也不知道什么。
    朱元璋沉吟半晌,下令道:
    “锦衣卫重点盯着杨士奇,这人有大才,肯定知道的更多,朱允也不会轻易放手。”
    宋忠拱手请示道:
    “陛下,要将杨士奇抓起来吗?”
    朱元璋摆摆手,
    “暂且不抓。暗中盯紧了。没有绝对稳妥的证据,现在不宜抓捕。”
    扔进诏狱,三木之下,何求不得?
    但是他又担心造成冤狱,事涉皇孙,还是慎重的好。
    并且,现在的形势不对,
    方孝孺“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的奏疏,已经散布全国,还在继续发酵,读书人不敢明着骂朝廷,矛头都对准了方孝孺。
    全国的文人像一堆干柴,一点火星子都会炸的状态。
    朝廷还没有明确采纳方孝孺的建议,就已经这样了,一旦推行了,必然会出很多乱子。
    杨士奇这种在文人中有很高声望的,如果被莫须有的罪名抓进了诏狱,文人就有了闹事的借口。
    “臣遵旨!”
    侍卫前来禀报,参加下午小朝会的重臣已经到殿外了。
    宋忠知道,今天的奏对该结束了。
    朱元璋突然问道:“宋卿,凉国公府的那个幕僚,那个叫王行的,他在做什么?”
    “?陛下,自从凉国公安葬后,他就隐居在宝华山。”
    “在山上干什么?”
    “?陛下,王行每天就是写书、画、采药。”
    “哦?谁和他在一起?”
    “陛下,王行没有结婚,无子嗣,也没有过继、收养,只有一妾陪同。
    “下过山吗?”
    “?陛下,他下山就是去祭祀凉国公,大多是他的友人去拜访他。”
    “杨士奇去过吗?”
    “?陛下,杨士奇只去过一次,停留十分短暂,不到半个时辰。只是距离太远,监视的人不知晓。”
    “朕知道了。”
    临走前,宋忠又想起来了一件事,略有踌躇之后,还是拱手禀报,
    “陛下,蒋琳一直求着见您。”
    ???
    蒋??
    朱元璋愣了一下,这人谁啊?
    哦。
    上一任锦衣卫指挥使。
    这人还没死呢?
    “朕知道了。”
    宋忠躬身告退,恭敬地退出大殿。能以德报怨,替蒋?传个话,就是念在同衙为官的香火情上,
    至于见还是不见,那是陛下的事情,
    陛下不是谁想见就能见的。
    看着宋忠的背影,朱元璋眯着眼,陷入沉思。
    朱允通留在京城的人都太老实了。
    这很不对劲。
    他们这副作派几乎完全一致,十分默契,更像是在保存实力,等待来日?
    朱元璋冷哼一声,你们等不到来了!
    朱允通既然走了,就休想再回来,朕的位子更和他无关!
    重臣鱼贯而入,躬身施礼。
    朱元璋回到御案后缓缓坐下,
    “平身!”
    小朝会开始了。
    现在大明四周没有大的战事,四海升平,国力蒸蒸日上。
    朝政也变得简单多了。
    首先讨论的是两个省的布政使的人选,之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