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四集《净土十疑论》(第1/2页)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七面,这当中讲到我们在修学大乘佛法当中呢,有两种因缘能够成就佛道:一者仰仗自力,二者仰仗他力。
仰仗自力方面,在整个修学的次第,主要有两个次第:第一个是信心,以信心为根本,以持戒来当作安住。这个信心,当然就是对三宝的信心,你相信三宝在你的生命当中,它有能力能够救拔你,能够引导你离苦得乐。我们就依止这样的信心,皈依在三宝的座下,或者你选择在家,或者你选择出家。在整个皈依当中,我们正式皈依的是法宝,这个大家永远记住,以真理为我们的皈依处。
佛法的真理,当然主要就是因缘观,就是对正确的因缘的观察。因缘观有三个次第:
第一个就是对业果的观察。就是我们相信生命是遵循着一定的轨则在运作的。在冥冥当中生命它是有轨则的,而主宰我们吉凶祸福的就是业力,不是上帝,是业力。也就是说,业力有两个差别:第一个是善业,第二个是罪业。当我们今天累积了善业,这个善业会带给我们生命安乐的果报;当我们今天造作了罪业,这个罪业就一定会创造痛苦的果报;当然它出现的时间可能是今生,也可能是来生。所以我们今天对于法的皈依,第一个皈依在因果的道理之下,由这个因果的道理,我们开始勉强自己断恶修善。
第二个就是对空性的皈依。毕竟如果我们今天的生命只是停留在对善业、恶业的判断,你会发觉,你自己的内心还是不能达到究竟的寂静。因为很多事情,你虽然积集很多的善业,你已经尽你的力量去断恶修善,但是你还是很痛苦。那么佛法讲离苦得乐,难道是做不到吗?是空谈吗?不是。因为我们今天所皈依的业果,只是一个粗浅的一种离苦得乐的方法。
因为当我们讲到痛苦的根源,讲到比较深入的根源就是我爱执。就是我们在这一念清净明了的心中,捏造了一个自我意识出来,就是在整个平等的法界,整体生命当中,我们自己创造了一种个体的生命,就是有一个我;有一个我,就有一个你。那么从此以后,在整个平等的法界当中,就分别出很多很多的个体生命,我相、人相的一个对立。所以当我们今天对生命的诉求更加的严格,我们希望,不但是从业果上的解脱,我们要能够消灭心中的我爱执,这个时候就要修我空观。
我空观的修学,它的观察不是从业感上观察,它是从无常无我观察,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来观察。所谓的我,就是常、一的主宰,就是你要修无我观,你要知道什么是我。就是我们一直认为,我们生命当中有一个不能变化,有主宰性的东西存在。也就是说,我们经常做这个思考,小时候的我跟长大的我是一样的,明年的我跟今年的我也完全一样。换句话说,今生的我跟来生的我也一样。那么这种思考是错误的,这叫常见。
事实上,我们从生命的观察,比如说,你今生是个男人,当然这个男人有男人的外表,有他的色身外表,有他内心的思想;身为一个男人,男人有男人的思考。那么假设我们今天由于业力的因素,下辈子的因缘是由业力创造一个女人的身心世界,你来生变成一个女人的色身,一个女人的思想,你遇到什么事情,你是用女人的思想来思想事情,用女人的受想行识。所以当我们生命变化的时候,我们找不出有哪一个东西是不变化的。
你来生的生命跟今生的生命,其实已经是“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就算你来生来到这个讲堂,你也坐在这个地方,你的心情跟你现在的心情是完全不同。如果我们讲远一点的话,比如说你今生是有罪业,或者我们讲,皈依三宝的人大部分都会修善;比如说你来生是一个转轮圣王,那还得了,七宝千子。那么你来生,这个做国王的人特点就是憍慢。好,我们有善业,可也有罪业,当我们把善业释放完毕以后,转轮圣王的果报,下一个就是做蚂蚁。我是一个无奈的蚂蚁,我的生命只有一个工作,把这个地方的东西搬到另一个地方,然后再把它搬回来。我的生命就是不断的工作工作工作,我是一个卑贱的蚂蚁。
那我们来思考这个问题了。你前生做转轮圣王的时候,那个憍慢跑哪里去了?当你变成是一个卑贱蚂蚁的时候,你的思想是如此的自卑,如此的惭愧;但是曾几何时,你前生做转轮圣王的时候,你是如此的憍慢。所以我们应该相信,生命是无常变化的,当一个生命转成另外一个生命的时候,你的外表的色身,你的内心的感受,你的思想是截然不同的。我们不能够说,有一个共同点存在,不可能,没有一个我存在。这个是一种粗分的无常,就是我们讲念死无常,就是分段的生死的无常,这个是比较粗分的观察。
第二个无常的观察,是微细的无常,就是刹那无常。刹那无常就是说,我现在的心情很快乐,其实我讲很快乐的时候,我是在形容我前一个生命。其实生命没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