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越来越重,我跟你保证,你这个法门是修错了,不契机,可能你的病太重,而你下的药太轻。这个事实是如此,我们就是很现实的,来经常的反省自己,我自己也是这样的态度。
就是我们今天有佛法的真理来引导我们,那么我们经常用佛法的道理来检查自己,使令自己的生命不断的进步。虽然我不可能马上成佛,但是我相信我已经在进步当中,我的生命是在increasing(增上的),这是非常重要,那表示你这个方法对了,否则你就需要调整。
好,我们再看第六:甲六、生彼不退疑
那么前面的五个疑惑,是偏重在因地的修行,就是我们在因地的时候,我们要选择一个皈依的境界,为什么要选择阿弥陀佛,选择阿弥陀佛有什么差别,偏重在因地的选择上的一些疑惑的破除。那么这以下的甲六以后,是偏重在净土的果报,这个果地的功德。当我们往生以后,那么它有什么差别的因缘,是就着果地的功德的疑惑。就是为什么往生以后能够成就不退转,它的因缘是怎么回事。
乙一、征问
设令具缚凡夫,得生彼国,邪见三毒等常起,云何得生彼国,即得不退,超过三界?
一个生死凡夫到了净土去以后,我们讲带业往生。那么带业往生,我们的内心的深处自然还有一些邪见,包括我见的颠倒,也包括很多的三毒——贪嗔痴的烦恼,完全具足。那么为什么在一种邪见颠倒,跟三毒烦恼具足的情况之下,到了极乐世界会不退转呢,对无上菩提会不退转呢,提出这个理由。我们看:
乙二、释疑
得生彼国,有五因缘不退。云何为五?
一者,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摄持,故得不退。
二者,佛光常照,故菩提心常增进不退。
三者,水鸟树林,风声乐响,皆说苦空。闻者常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故不退。
四者,彼国纯诸菩萨,以为良友,无恶缘境。外无神鬼魔邪,内无三毒等,烦恼毕竟不起,故不退。
五者,生彼国即寿命永劫,共菩萨佛齐等,故不退也。
那么智者大师,他就着西方净土的五种特色,来说明不退转的理由:
第一个,我们往生净土有弥陀本愿的摄受。这个诸位读《无量寿经》应该清楚,他有很多的愿力,都是在摄受一个人能够保持道心,不会被五欲的烦恼所障碍。所谓不退,就是不断的进步。
二者佛光常照,故菩提心常增进不退。前面的本愿的摄受偏重在生善,我们在净土有本愿的摄受,能够生起这个善根,信、进、念、定、慧的善根。第二个是约着灭恶,我们有一些罪障,因为佛陀光明的摄受,也能够不断的消除。这个在我们的成佛之道,虽然皈依法,但是皈依善知识,皈依一个有明了性的善知识,也是很重要。因为善知识他知道你有什么问题,他可以为你破障。那么在所有的善知识当中呢,佛陀是最圆满的善知识。
我们娑婆世界的修行,很困难就是,我们不能亲近佛陀,我们看到只有佛像。当然佛陀的法宝,在历代祖师的努力之下,至少留下来了,我们可以从法宝当中,判断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但是可惜的是,当我们有问题的时候,你看这个佛教界现在思想多混乱,各说各话,我们也不知道谁对谁错了。所以能够亲近佛陀,这是一个很殊胜的因缘。当我们选择在娑婆世界,我们必须要等到五十六亿七千万年,等到弥勒菩萨的降世。
三者,水鸟树林风声乐响,皆说苦空,闻者常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故不退。这一点是特别重要,就是法的力量,前面是佛力,这个是法力的摄受。基本上我们求生净土,不是为了追求快乐;如果我们的目标只是追求快乐,我们不一定要到净土去啊,因为天界也是很快乐。所以我们真正的目的,是为菩提道求生净土,是为了圣道的因缘而求生净土;而阿弥陀佛自己安排净土的目的,也是为了圣道安排。
当然每一个净土的圣道的力量不同。比如说释迦牟尼佛,他在娑婆世界的出世,他的圣道的因缘是音声。六尘当中,佛陀是以音声来说法,佛陀的圣道的功德,“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个音声,这十个音声当中有圣道的功德在里面。那么你看这个香积佛国,香积佛国佛陀他不说法,他不用音声。那个众生的根机是用这个味觉,用这个色声香味触这个味。就是说,你心中有颠倒了请佛陀开示,佛陀给你一碗饭吃。你这碗饭吃下去以后,哎呀,生起正念。所以他这个饭里面有圣道,你把这个饭消化以后,这个圣道就转成你心中的正念。他是用这个味道来说法。你看有的佛土是天衣佛国,你内心当中想要追求佛法的正见,你到天衣佛国去,佛陀给你一件衣服穿。你这个衣服一穿下去,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所以每一个国土都有它的一个弘扬圣道的方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