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集《净土十疑论》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说人家诵《法华经》,你诽谤说,你诵《法华经》没什么了不起;以后你修习这个《法华经》的法门,你就障碍重重,到时候你还是要忏悔。所以我们一个有智慧的人,说是“法门无量誓愿学”,这个是迟早的事情。那么我们刚开始,会选择自己重要的东西先学,这是对的。修行一定是stepbystep(循序渐进),一定有次第。但是诸位要注意你的心态,你对于一切的善法都要随喜。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就是,十方一切诸众生,不要说是出世的善法,有人修慈善事业,乃至于外道能够修慈善事业,我们也随喜。十方一切诸众生,人天的善法,二乘有学及无学,二乘人修习出世的道,也要随喜,一切如来与菩萨,大乘的功德也要随喜。那么这样子有什么好处呢?这样子对你自己有决定的好处,因为你迟早要修学这个法门,你刚开始就为你自己未来的因缘,先结一个善缘。
    如果一个人,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解上说,他提出一个问答。说有一个人他对无上菩提没有好乐心,对圣道没有好乐心,他的生命就是享受这个世间的五欲的快乐,但是他愿意到净土去。这个人可以去吗?为了这个五欲的快乐,为了享受快乐而求生净土;昙鸾大师说这个人不可能去。因为你跟弥陀的本愿不相应,什么都要心心相应。阿弥陀佛的心是大乘的心,你是二乘的人,或人天乘的心,你这个没办法跟本愿相应。
    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一个观念,虽然我们刚开始不能够修习无量的法门,但是只要是善法,我们一定要随喜;而且你内心当中,永远保持对无上菩提的好乐,对法界众生的悲悯。这个是很重要的关键。
    这个就是三辈往生,一定要发菩提心。
    甲十、如何修行疑。乙一、征问
    今欲决定求生西方,未知作何行业,以何为种子,得生彼国?又凡夫俗人皆有妻子,未知不断婬欲,得生彼否?
    我们今天已经下定决心,知道这个生死流转的痛苦,我们为了菩提道而求生净土,那么应该在因地修何行业?前面是讲观照,这个讲行动力;以什么功德为当作净土的因种,而能够求生净土。另外一个呢,身为一个在家居士都有妻子,如果不断婬欲,是不是可以往生。提出这两个问题。我们看智者大师的回答:
    乙二、释疑
    欲决定生西方者,具有两种行,定得生彼:一者、厌离行;二者、欣愿行。
    净土法门很注重这个厌离跟欣求,在一般的难行道的法门,它偏重在无相行。智者大师说,修行有两个法门:一者无相行,一者有相行。所以天台宗它很排斥取舍,因为你一取舍,就有得失对立,就跟真如不相应。但是净土法门这个地方是不同的,净土法门是偏重在有相行,它要你取舍。那么在取舍方面呢,第一个,我们要厌离娑婆,对娑婆世界的苦跟杂染要厌离。第二个,对极乐世界的安乐跟清净要欣求。这个是我们修习净土的一个根本的愿力。
    好,首先我们看厌离:
    一,言厌离行者:凡夫无始已来,为五欲缠缚,轮回五道,备受众苦,不起心厌离五欲,未有出期。为此常观此身脓、血、屎、尿,一切恶露、不净、臭秽。故《涅盘经》云:如是身城,愚痴罗剎止住其中。谁有智者,当乐此身?又经云:此身众苦所集,一切皆不净,扼缚痈疮等,根本无义利。又发愿,愿我永离三界,杂食臭秽,脓血不净,耽荒五欲,男女等身,愿得净土法性生身。此谓厌离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六集《净土十疑论》(第2/2页)
    这个是很重要,就是我们在修净土的时候,你要透过你的观照来生起厌离。你应该怎么观照呢?就是说,我们之所以流转,在三界里面流转,而每一个流转都积集很多的老病死的痛苦;这个流转不是上帝的安排,是因为我们贪着五欲的快乐。由于这个五欲的快乐,这么短少的快乐,我们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经典上说,譬如刀上的蜂蜜,不足一餐之美,而有割舌之患。说凡夫就像小孩子一样,因为贪着刀锋上的蜂蜜。刀锋上的蜂蜜,事实上是很少很少,不可能让我们吃的饱,但是我们为了刀上的蜂蜜,用这个舌头去舔蜂蜜,却把舌头给割伤了。
    这意思就是说,事实上我们在做一个人,是很多很多的痛苦,快乐的地方很少;但是为什么他愿意继续流转呢?因为他老是看到那些短暂的快乐。就是说虽然他付出很痛苦的代价,但是他有一些短暂的快乐,所以他为了追求这些短暂的快乐,还是愿意流转;就是为了那个刀上的蜂蜜,他还是愿意这个舌头被割伤。我们应该要觉悟,生起厌离五欲的心情。
    在整个五欲当中,以男女的欲望是最为严重。所以应该观察这个色身是脓血屎尿,种种不净。意思是说身为一个居士,我们也应该要注意今生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