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二章 东海艨艟节度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整个汴京城,在第二天,都陷入了对北虏水师未来某日出现在京东,然后其骑兵从海上登陆,长驱直入,兵临汴京的恐惧。
    尤其是士大夫外戚勋贵们。
    他们就像是一群正在油桶里偷油吃的耗子,听到了油桶盖被人掀开的声音。
    一个个都是惶惶不可终日。
    没办法!
    他们是真的在这汴京城中,有着豪宅店铺,香车美人,黄金白银。
    于是,大宋统治集团的软弱性,在此刻显露无疑。
    入宫者络绎不绝。
    曹家、王家、刘家、杨家、高家、向家、郭家……
    两宫寝殿内的命妇,充斥于殿垣。
    庆寿宫也好,保慈宫也罢都是哭哭啼啼。
    就连赵煦这里,都有人来寻。
    所有人,都只有一个目的――慈圣、官家,快想想办法,救救孩子吧!
    赵煦看着,也是无奈,索性躲到了集英殿。
    赵煦能躲,但两宫和都堂宰执们,却躲不过去。
    特别是都堂的宰执们!
    每日早晚上下值,都能遇到人来堵门。
    压力从四面八方而来。
    不仅仅来自权贵!
    也来自太学,那些血气方刚,还没有患上恐辽症的年轻人。
    这些太学生,怒斥着权贵们的软弱,也怒斥着都堂上的宰执与朝中大臣的无能。
    他们写的文章,如潮水般涌向了汴京义报。
    并在坊间带起一波又一波的浪潮。
    在这股浪潮中,最幸福的,莫过于御史台的乌鸦们了。
    民间舆论汹汹――这是民意啊!
    而他们是什么?
    为民请命的代表啊!
    于是,弹章堆满通见司。
    上到宰相吕公著,下到六部尚书、侍郎,人均背上十份以上的弹章。
    罪名五花八门,什么昏庸无能、误国误民、尸位素餐、举止失措……
    全是从汴京义报上或者民间的议论里摘抄出来的。
    对乌鸦们来说,没有比现在更快活的日子了。
    因为他们根本不需要编。
    只要拿着汴京义报,或者带着耳朵坐到市井的瓦肆中,就能看到或者听到太学生以及汴京百姓对于都堂宰执、朝堂大臣们的抨击、议论。
    全是民意!
    统统是来自万民的声音!
    真真的!
    这下子朝臣们统统是一根筋变成了两头堵。
    宫中、外戚、勋贵……
    民间、在野士大夫、太学生……
    众口一词,都在抨击他们、骂他们这些当政者。
    怪他们未能及早发展水师,以至于让北虏建立起一支强大水师,而大宋却是有海无防。
    抨击他们昏聩无能,连北虏都比不上――契丹人都知道要发展水师!
    骂他们尸位素餐,不如赶紧退位让贤。
    对朝臣们来说,最可怕的是,坊间悄然兴起了一股浪潮――思念王安石和他的变法天团!
    一些人觉得,从元丰以来,这大宋朝换了多少个宰执了!
    变过嘛?
    换汤不换药啊!
    人家王安石也有理由说,我带的什么宰执团队?
    章、曾布、吕惠卿……
    你吕公著现在带的什么人?
    邓润甫、李清臣、安焘、李常、傅尧俞!
    一个带过兵的都没有!
    那个什么安焘都在西府当执政,他能当吗?不能!没有那个能力知道吧!
    再这么下去,等北虏灭了高丽,水师泛海而来,大家就都别玩了。
    我劝朝堂诸公务实一点,要是干不了,就赶紧去江宁把介甫相公请回来。
    再召回广西的章相公、扬州的曾相公还有杭州的韩相公,再把现在在京的吕相公留下来。
    让介甫相公,带着诸位相公一起辅佐天子,并建立一支强大的大宋水师,保护亿兆黎庶。
    虽然,这些议论,都是市井里的那些闲汉在嘀咕。
    但都堂宰执们,在耳闻后,还是魂飞魄散。
    再没有什么,比王安石回朝,更让这些人震怖的事情。
    哪怕是新党的执政,这也是万万不能接受的事情。
    在江宁隐居,不问世事的王安石,是新党领袖、共主。
    但一个出山的王安石,却是所有人的梦魇!
    偏在这个时候,一个事情的发生,让一切加速。
    开封府报告――有不明来历的闲汉,堵住了回京述职的前执政、资政殿大学士吕惠卿的家宅大门。
    他们在吕府门口跪请‘吕相公’留朝辅佐天子!
    虽然被开封府的铺兵,及时驱散。
    然而,目睹的人,却迅速将这个事情传播汴京内外。
    在这种情况下,所有朝臣,都坐不住了。
    吕公著带着两府大臣,连忙递了子入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