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5章 为自己愚蠢的行为付出代价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小女孩怯生生的说道。
    “我叫余念平,我爸爸叫余则成,我妈妈叫陈翠平…”
    余则成一把将翠平和孩子搂进怀里,放声大哭起来…
    看着他们一家三口抱头痛哭,大宝和佟亮也忍不住潸然泪下,大宝长出了一口气对佟亮说道。
    “穆晚秋出身于汉奸家庭,这种成分回到京城就得发配到乡下,她毕竟是个功臣,咱们不能干这种损阴德的事,
    一会儿下山以后,你单独带着穆婉秋离开易县,护送她到香江,按照我给你的地址把她交到我拜把子大哥手里,......
    她颤抖着将蓝布碎片平铺在桌面上,灯光下那朵槐花刺绣纤毫毕现,针脚细密温柔,像是谁用尽一生力气绣下的最后一句情话。布料已经泛黄,边缘微微起毛,却仍散发着淡淡的药香??不是医院里那种刺鼻的消毒水味,而是佩佩惯用的那种安神丸碾碎后混着樟脑的气息,熟悉得让她心口发疼。
    林婉儿屏住呼吸,指尖轻轻探入折痕深处,取出那张微型胶卷。它小得几乎能藏进指甲缝里,黑色塑料壳上没有任何标识,唯有侧面刻着极细的一道划痕,像是一次无声的记号。她猛地想起什么,急忙翻出抽屉深处的老式幻灯机??那是八十年代末一位读者寄来的礼物,说是从旧货市场淘到的文物级设备,附带一句玩笑:“等您哪天想把秘密投影在墙上,就用它。”
    她手忙脚乱接好电源,装上胶卷,按下开关。一道微弱的光束投在对面白墙上,画面先是模糊晃动,继而缓缓清晰。
    第一帧:黑白照片。南锣鼓巷口,春阳斜照,两个年轻女孩并肩而立。一个穿蓝布裙,眉眼低垂;另一个穿着素色衬衫,手里攥着一本诗集。她们站得很近,肩膀几乎相触,却又刻意保持着一丝距离。背景是1958年的槐树,花开正盛。
    林婉儿捂住嘴,眼泪瞬间涌出。那是她和佩佩。她们从未拍过这张照片。
    第二帧:病房内景。佩佩躺在病床上,瘦得只剩一把骨头,手腕上插着输液管。她侧头望着窗外,阳光落在她脸上,嘴角带着笑。床头柜上放着一本翻开的《新青年诗选》,书页间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婉儿,今天我又背了一遍你的《春汛》。”
    第三帧:手写信件扫描图。字迹确实是佩佩的,但内容令人心碎:
    >“秀兰:
    >
    >如果这封信能传出去,请务必找到婉儿。告诉她,我没有背叛她,我只是太累了。他们说我脑子有问题,要送我去‘改造思想’的疗养院。可我知道,那是关人的地方,进去就出不来。
    >
    >我烧掉了所有日记,只留下这条裙子的一角,缝进了墙皮里。你说过会替我保管它,若有一日她写书,便交予她。
    >
    >别让他们抹掉我们存在过的痕迹。
    >
    >??佩佩1963.2.14”
    林婉儿浑身发抖。1963年2月14日,正是佩佩被强制转院的日子。那天她去探望,却被拦在门外,被告知“病人情绪不稳定,禁止探视”。三天后,她再去找人,对方却说佩佩已随丈夫调往外地工作。
    原来……她是被“处理”了。
    第四帧:一段动态影像。画面晃动剧烈,显然是偷拍。一间昏暗房间,几个穿白大褂的人围着一张铁床,床上绑着一个女子。她拼命挣扎,嘴里塞着布团,眼神惊恐。镜头拉近,林婉儿倒吸一口冷气??那是佩佩!她的蓝布裙已被换成灰白色病号服,头发凌乱,脸颊上有淤青。
    画外音隐约传来对话片段:
    “情感错乱型神经症,必须电击治疗。”
    “她还写诗?烧了!这种资产阶级毒素不能留。”
    “名字登记为‘李文秀’,原身份信息作废。”
    第五帧:空荡病房。墙上剥落的石灰露出一道裂缝,一只手伸进去,掏出一块叠好的蓝布。镜头转向拍摄者??是王秀兰。她满脸泪痕,嘴唇哆嗦着,低声说:“佩佩,我答应你……我会让它活着。”
    最后一帧:黑屏,浮现一行打字机字体:
    **“真相不止一种形式。有些历史,只能以碎片的方式留存。”**
    幻灯机关了。屋里陷入死寂。
    林婉儿瘫坐在椅子上,胸口剧烈起伏。她终于明白了??那些信不是虚构,而是拼图。王秀兰用几十年时间,一点点还原佩佩的生命轨迹,借由无数个“假读者”的声音,唤醒她对那段记忆的关注。而这块蓝布,这张胶卷,才是真正的遗物,是佩佩穿越死亡递来的最后一封情书。
    她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是谁把这封信送到她门口的?**
    那个自称王秀兰的女人如今已在成都养老院卧床两年,去年通信时还提到双手已无法握笔。她不可能亲自送来此物。更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