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9章 文旅大市场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其副本分别寄往国家监委、应急管理部、新华社内参组,并在群鸣系统设置自动推送机制:若她连续48小时无操作确认,文档将全网公开。
    她知道,自己已站在悬崖边缘。
    果然,第六天清晨,一辆黑色轿车停在回声馆外。两名男子下车,出示证件自称“国家安全局工作人员”,要求查阅近期所有涉及“重大灾害事件”的数据上传记录,并带走三台服务器硬盘。
    苏晚拦在门前,冷静道:“根据《公民信息保护法》第34条,贵单位需出示法院签发的搜查令及具体涉案事由说明,方可进入非政府机构执行任务。”
    对方脸色阴沉:“这是特殊程序,涉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那就请走正式司法流程。”她直视对方眼睛,“否则,每一秒非法滞留都将被群鸣系统全程记录,并同步至最高检举报平台。”
    僵持半小时后,对方离去。
    但苏晚明白,这只是开始。
    当天下午,她接到公安部那位老友密线来电:“小心陈志远。我们查到他曾化名参与多个‘历史记忆净化项目’,专门负责清除不利于高层形象的民间叙事。他的真实身份极可能是原国务院维稳办‘舆情清道夫’行动组组长,代号‘剪声人’。”
    “剪声人……”苏晚重复着这个词,心中豁然开朗。
    难怪他会出现在回声馆。他是来确认威胁等级的??看看这些被唤醒的声音,究竟有多危险。
    她立即召集核心团队,宣布进入“深潜模式”:所有对外联络改用离线信使,活动轨迹每日变更,重要数据分散存储于不同省份的可信节点。同时,她秘密启动一项代号“逆响”的计划??不再等待遗物送来,而是主动出击,寻找那些被刻意掩埋的声音。
    第一目标:2013年南方某市化工厂爆炸案。
    该案官方通报死亡七人,实则据民间传言,当晚有二十多名夜班工人被困厂区,因“防爆门被提前锁死”无法逃生。家属多年申诉无果,相关视频全部下架。
    苏晚派出两名信任的技术员,伪装成环境评估人员潜入旧厂区。三天后,他们带回一块腐蚀严重的控制室电路板。经过七十二小时修复,成功恢复部分监控日志。其中一条时间戳显示:事发前一小时,安保主管接到电话,随后手动关闭了东侧逃生通道电磁锁。
    更关键的是,他们在废墟角落发现一只儿童手表??属于一名随父加班的十岁男孩。手表内置录音功能,录下了最后十分钟:
    >“爸爸!门打不开!叔叔们跑了!火……火过来了!爸爸抱紧我……爸爸……爸爸你还活着吗?……救……”
    音频终止于一声巨响。
    苏晚听着这段录音,整整一夜未眠。
    次日,她做出一个大胆决定:邀请遇难者家属联合发起“真相听证会”,采用群鸣系统进行跨时空对话模拟,公开质询当年企业负责人、监管部门官员(多数已升迁或退休)的心理残留痕迹。
    消息传出,舆论哗然。
    支持者称其为“迟到的正义之耳”,反对者则斥之为“利用死者煽动对立”。官媒集体沉默,唯有几家独立媒体刊发深度报道,引用专家观点指出:“当技术能还原被掩盖的事实,法律与伦理必须重新定义‘死亡见证’的权利边界。”
    就在听证会筹备进入最后阶段时,苏晚收到一封来自云南昭通的信。寄信人是李春强的母亲。信中夹着一片干枯的桃花瓣,背面写着:
    >“苏老师,村里祠堂真的把强子的名字刻上去了。族长说,以前怕惹事不敢认,现在不怕了。因为你说过,名字是有力量的。
    >昨晚我梦见他回来了,穿着干净衣服,笑着说:‘娘,我有名了。’
    >谢谢你,让我儿子活回来一次。”
    泪水滴落在信纸上,晕开了墨迹。
    苏晚抬起头,望向窗外。
    晨光穿透薄雾,照在那一排排蓝花上。花瓣微颤,露珠滑落,如同无声的应答。
    她知道,这条路注定布满荆棘。会有更多威胁,更多封杀,更多深夜里的恐吓电话。但她也明白,当第一个孩子说出“我听见你了”,当第一位母亲喊出儿子的名字,某种不可逆转的力量就已经苏醒。
    这不是复仇,是偿还。
    不是控诉,是唤醒。
    她缓缓起身,走向操作台,打开群鸣主界面。最新上传记录跳入眼帘:
    **送件人:匿名
    物品:半截安全帽+泥土样本
    备注:矿难第七天,我们在井下挖到一只手,还握着灯。他头朝出口方向,爬了三十米。**
    苏晚深吸一口气,戴上神经接口,轻声说:
    “我在听。”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