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5章 活捉宁宸者,重赏!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人吟游者将其编为长诗,走遍城乡传唱。其中最动人的一段写道:
    >“有个孩子问母亲:‘穷人为什么不能上学?’
    >母亲说:‘因为学费太贵。’
    >孩子又问:‘那为什么不便宜一点?’
    >母亲摇头:‘没人会听这种问题。’
    >多年后,那孩子成了工匠,造出第一架能让声音传十里远的铜管喇叭。
    >他把它架在山顶,对着山谷喊出童年那一问:
    >‘穷人为什么不能上学?’
    >回声阵阵,整整响了一整天。”
    这一年春分,“问理堂”迎来史上最特殊的一届会议。议政院宣布:今后所有法律草案必须附带“三问评估报告”??即该法案可能引发哪些新问题?是否会压制某些群体的提问权利?是否有机制保障反对意见被持续听取?
    皇帝(此时已改称“民选执理官”)亲自提交年度提案:废除“御前奏对”制度,改为“全民轮值问政日”,每月开放一日,任何公民可通过抽签进入问理堂发言,议题不限,时间不限,唯一规则是??不得打断他人讲话。
    首个轮值者是一名八岁女童,来自西南山区。她站在高台上,声音清脆:
    “我想知道,为什么山里的孩子要走三个小时才能到学校,而城里的孩子出门就有车接?”
    全场肃然。执理官起身回答:“因为你提出这个问题,所以从明年起,国家将拨专款修建‘问学之路’,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日出前抵达学堂。但这还不够。我们要问自己:为什么这件事等到现在才被重视?因为我们以前,总是忽略最小的声音。”
    女孩笑了,蹦跳着走下台。她的身影映在七颗光球投影之中,仿佛化作一颗新生的星辰。
    当夜,极北洞穴中,那位远古问者再次提笔,在空中划出巨大符文。洞外暴风雪骤停,群星低垂,仿佛俯身聆听。他低声说道:
    “第二扇门,即将开启。这一次,不再是少数人的觉醒,而是全体人类的共感苏醒。准备好迎接‘无言之问’的时代了吗?”
    与此同时,东海湖心台上,那支由铜铃花茎制成的笔自动悬空,蘸取湖水,在石面写下无人认识的新字。待学者破译,竟是四个字:
    >**“你在听吗?”**
    风起了,吹散纸页,卷走尘埃,却让问题愈加清晰。
    世界仍在运转,但已悄然改变。
    制度不再是铁壁,而是流动的河床;
    权力不再是高塔,而是可被质询的桥梁;
    答案不再是终点,而是通往下一次提问的渡船。
    而在遥远的未来某一天,一个婴儿在啼哭中睁开眼,第一眼看到的不是人脸,而是悬浮于屋顶的七彩光球。他伸出小手,咿呀发声。
    那一刻,全球七座问柱同时鸣响,光流交汇于天顶,形成一朵巨大的铜铃花虚影。
    没有人知道他说了什么。
    但所有人都感到心头一震,仿佛听见了一句穿越时空的低语:
    >“我又来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