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的是,文中所用笔迹,竟与林氏当日赋诗完全一致。
南诏权贵纷纷指责林氏煽动内乱,要求将其驱逐出境。
林氏却在使馆门前召开公听会,邀请百余名平民代表到场,当众宣读《血书》全文,并展示阿?提供的证据??包括被烧毁的私塾遗址、被迫改嫁三次的老妇证词、以及贵族家中藏匿的奴婢买卖契约。
“我不是煽动。”她说,“我只是让沉默的人发出声音。”
风浪愈演愈烈。
就在此时,南诏边境传来急报:吐蕃细作潜入,试图联合南诏西部部落发动叛乱,目标直指使团驻地。
林氏毫不慌乱,反而下令打开粮仓,赈济受灾百姓,并亲自率领二十名青鸾卫女官奔赴前线,协助守军布防。
她在战场上写下一道命令:“凡参与平叛者,无论男女,皆记首功;凡临阵脱逃者,不论贵族平民,一律斩首示众。”
此令一出,士气大振。
三日后,叛军溃败,首领被捕。审讯之下,供出幕后主使竟是南诏二王子,其母族与吐蕃世代联姻,意图借乱夺权。
林氏立即将供词密封,快马送往长安,并附信一封:“南诏非不可化之地,但需刮骨疗毒。请陛下允我暂留一年,助其建立监察院,推行新法。”
皇帝回信仅八字:“卿之所为,即朕之意。”
春去秋来,转眼一年已至。
南诏新建的“女子学堂”正式开学,首批招收三百名少女,课程涵盖算术、律法、医术与政务管理。林氏亲授第一课,题为《权力从何而来》。
她说:“权力不在皇冠,不在宝剑,也不在祖宗家法。它来自人心。当你敢于说出真相,当你愿意为弱者挺身而出,那一刻,你就拥有了真正的权力。”
离别之日,南诏百姓夹道相送。阿?跪在路边,捧着一束野花,泣不成声。
林氏弯腰扶起她:“记住,你不是我的影子,你是你自己的光。”
马车北归,长安遥遥在望。
沈知微已在城外等候多时。见到她下车,立刻迎上:“您走了三百二十七天。期间发生八起贪腐案,均已查处;女子科举初试顺利完成,报名者达一千二百人;裴将军已升任兵部尚书,军情司重建完毕。”
林氏听着,缓缓点头。
忽然,她抬头看向远方巍峨的宫阙,轻声道:“回来了。”
“接下来呢?”沈知微问。
她嘴角微扬:“接下来,我们要办一件更大的事。”
“什么事?”
“让天下所有的孩子,无论男女,都能读得起书。”
沈知微怔住。
林氏从怀中取出一张图纸,上面画着一座座小型书院的模型,分布于各州各县,配有粮田、药圃、织坊,学生半工半读,自给自足。
“这叫‘青鸾义学’。”她说,“每一所,都由一名青鸾卫退役女官主持。她们不再是杀手、密探、卧底,而是老师。”
风吹起她的衣袂,如同当年废窑中那盏将熄未熄的残烛。
但她知道,这一次,火不会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