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新年计划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上半年先尽量多的制造吧,下半年芯片产能上来后,可以找一些有实力的机构,共同制造计算机。”
    李大国的定位很清晰,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还是芯片。
    电研所只要集中精力研发和制造芯片就够了,下游的计算机售卖最终还得靠多家企业联合进行。
    单单是靠自己,别说是满足不了整个夏国庞大的市场,即便是能满足,将来也会招惹祸端。
    “大国,你真的愿意将微处理器和其它芯片分享出去?”
    夏培晓倒是没想那么多深远的事情,她只是觉得小伙子肯将芯片分享给夏国的其它企业,足见其慷慨大义。
    “夏芯是夏教授的芯片,也是咱们夏国的芯片,只要是符合条件的夏国企业,全都可以成为咱的合作伙伴。”
    李大国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只好就坡下驴,不疼不痒的唱了几句高调。
    “讨论一下近期的工作计划吧。”
    李沛沛最瞧不得李大国将非常正经严肃的话题说的不伦不类,直接打断了他的慷慨言论。
    “芯片研发和制造依旧是近期最重要的工作。”
    3微米工艺的量产,1微米工艺的成型,更高制造工艺的攻关,这些将会是电研所迭代循环的常态化工作。
    3微米工艺已经稳定,目前就是产线的建设。1微米工艺虽然已经攻克,但还需要大量的筹备工作。
    至于更高的制造工艺,那就不单单是芯片设备组的事情了。
    这其中需要大量的光学研究工作,更短波长的紫外线的研发,更高品质透镜的制造,新型的蚀刻药水等等。
    需要多个研发小组的密切配合,协同攻关。
    “李教授,夏教授,我给你们看个程序。”
    李大国一边强调光学研究组的重要性,打开电脑展示了一个他提前设计好的发光矩形的小样例。
    屏幕中的矩形不大,其中整齐排列着两百个小圆点。
    李大国操控程序,小圆点的颜色不断发生变化,呈现出几张清晰的彩色照片。
    “两位教授,我这是模拟的一块新型屏幕的原理。
    如果我们用数百个微型发光二极管排列成一个矩形,只要用芯片快速控制每个二极管的光线,就能构成一种新型的屏幕。”
    电研所现在有芯片技术,只要在发光二极管方面有所突破,就有可能绕开CRT、LCD等技术,直接研发出LED屏幕。
    “大国,你的意思是要让光学研究组研发新型的屏幕?”
    夏培晓眼前一亮,马上瞧出了其中的门道。
    如果用发光二极管做光源,用芯片来操控二极管的发光,必然会形成一种全新技术的屏幕。
    这种屏幕性能怎么样还不得而知,但以其技术原理看,肯定比笨重的CRT要强大许多。
    “对,我是想复工之后就加大光学研究组的研发投入,探索更短波长的紫外线,设计更高品质的透镜,同时研发基于发光二极管的新型屏幕。”
    屏幕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计算机、手机、电视机等全都离不开,如果能提前将LED技术进行量产,必然又是一块巨大的蛋糕。
    “大国,以你说的这些课题,咱们的光学研究组可搞不定。咱们夏国的光学研究,哈科大是搞得最出色的。
    光学领域的‘八大件’全是出自哈科大的汪大严,汪教授之手。
    汪大严是田季强田教授的老同学,田季强教授和你老师是对门。
    而且汪教授还负责过你老师的几个核心项目的光学仪器研究,所以,这事儿最好由你老师出面一下,要是能获得汪教授的支持,那就高枕无忧了。”
    李沛沛弯弯绕的说了一大堆。
    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说光学研究单靠自家的实力搞不定,需要寻求光学之父汪大严的支持。
    “那我给老师打电话请示下。”
    李沛沛既然指出来了,那这话的意思很明显,要资源的事儿需要李大国亲自向田学林打电话。
    “对了,你老师说了,最快三月,最晚九月,他的项目就要启动了,到时候可能需要将你调离电研所一段时间。”
    李沛沛春节期间有和田学林碰面,看来老田是有心要再干一票大的。
    “这么快?”
    李大国听了不禁脑袋发沉。
    电研所这边今年的工作量更大,正是开疆辟土之时,这个时候离开,怎么能放心。
    “尽管去你的就是了,电研所有我们在呢,出不了大问题。”
    夏培晓从旁安慰。
    “那就辛苦两位先生了。”
    李大国是由衷的感激李沛沛和夏培晓,要是没有两位老先生,计算机没准现在还飘在纸上呢。
    “咱们就别客套了,对了,你的那些外部设备准备怎么搞?”
    小型计算机中,键盘、双面磁盘也都是自主研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